花木蘭(湊字)(第5/10 頁)
不
願為尚書郎的我是個女孩子。
還我女兒本色,花木蘭多麼自豪。
------------------
建議是買一本《上下五千年》或《二十五史》。那裡故事比較多,也很詳細。
隋唐瓦崗起義,
薛剛反唐。
隋朝歷史很全的網站
./china/history/history/sui/sui.htm
隋代的作者:
基本上由兩部分人組成:一是北齊、北周舊臣,如盧思道、楊素、薛道衡等;二是由梁、陳入隋的文人,如江總、許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等。還有隋煬帝。
隋朝著名人物: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花木蘭
隋朝開鑿大運河的根本原因
當時正值隋朝和朝鮮開戰的時期,為了運送糧食的需要
而開鑿了大運河,由此可見南方已經是重要的糧食產區,因此選南方經濟的發展
其實開鑿大運河還有皇帝的主觀因素,為了個人享樂.但這不是根本原因.
--------------
隋朝王通的<止學>
隋朝文中子(王通)
智卷一
智極則愚也.聖人不患智寡,患德有失焉.
才高非智,智者弗顯也.位尊實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謀,智有窮而道無盡哉.
謀人者成於智,亦喪於智.謀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敵,慎之少禍焉.
智不及而謀大者毀,智無竭而謀遠者逆.智者言智,愚者言愚,以愚飾智,以智止智,智也。
用勢卷二
勢無常也,仁者勿恃.勢伏兇也,智者不衿.
勢莫加君子,德休與小人.君子勢不於力也,力盡而勢亡焉.小人勢不惠人也,趨之必禍焉.
眾成其勢,一人堪毀.強者凌弱,人怨乃棄.勢極無讓者疑,位尊弗恭者忌.
勢或失之,名或謗之,少怨者再得也.勢固滅之,人固死之,無驕者惠嗣焉.
利卷三
惑人者無逾利也.利無求弗獲,德無施不積.
眾逐利而富寡,賢讓功而名高.利大傷身,利小惠人,擇之宜慎也.天貴於時,人貴於明,動之有戒也.
眾見其利者,非利也.眾見其害者,或利也.君子重義輕利,小人嗜利遠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利無盡處,命有盡時,不怠可焉.利無獨據,運有興衰,存畏警焉.
辯卷四
物樸乃存,器工招損.言拙意隱,辭盡鋒出.
識不逾人者,莫言斷也.勢不及人者.休言諱也.力不勝人者,勿言強也.
王者不辯,辯則少威焉.智者訥言,訥則惑敵焉.勇者無語,語則怯行焉.
忠臣不表其功,竊功者必奸也.君子堪隱人惡,謗賢者固小人也矣.
譽卷五
好譽者多辱也.譽滿主驚,名高眾之所忌焉.
譽存其偽,諂者以譽欺人.名不由己,明者言不自贊.貪巧之功,天不佑也.
賞名勿輕,輕則譽賤,譽賤則無功也.受譽知辭,辭則德顯,顯則釋疑也.上下無爭,譽之不廢焉.
人無譽堪存,譽非正當滅.求譽不得,或為福也.
情卷六
情濫無行,欲多失矩.其色如一,鬼神莫測.
上無度失威,下無忍莫立.上下知離,其位自安.君臣殊密,其臣反殃.小人之榮,情不可攀也.
情存疏也,近不過已,智者無痴焉.情難追也,逝者不返,明者無悔焉.
多情者多艱,寡情者少艱.情之不斂,運無幸耳.
蹇卷七
人困乃正,命順乃奇.以正化奇,止為樞也.
事變非智勿曉,事本非止勿存.天災示警,逆之必亡;人禍告誡,省之固益.躁生百端,困出妄念,非止莫阻害之蔓焉.
視己勿重者重,視人為輕者輕.患以心生,以蹇為樂,蹇不為蹇矣.
窮不言富,賤不趨貴.忍辱為大,不怒為尊.蹇非敵也,敵乃亂焉.
釋怨卷八
世之不公,人怨難止.窮富為仇,彌禍不消.
君子不念舊惡,舊惡害德也.小人存隙必報,必報自毀也.和而弗爭,謀之首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