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開祠審問(第1/3 頁)
翌日清晨,玉嬋代母親去三叔公家送謝禮。
三叔公鄒茂才家的男人一早都下地幹活去了,東西是他家長孫媳婦秦氏接的。
秦氏接了禮,笑呵呵將玉嬋拉進屋,一面往她手裡塞曬得乾乾的甜棗,一面拿眼睛上上下下打量著她。
“妹妹出落得越發有出息了,這細皮嫩肉的跟我們就是不同。沈家姑爺幾時回來?這回日子該定下了吧?”
玉嬋面露羞赧,只笑著應答。
“堂嫂說笑了,沈家哥哥進京趕考還未歸來,旁的我也不清楚。”
秦氏又說:“妹妹來得正好,祖父出門前囑咐,說晌午請叔嬸姊妹幾個都上咱家吃,也免得家裡費事。”
玉嬋再三謝過她的好意,只推說家裡還有事要料理就不過來叨擾了。
秦氏又拉著她問長問短,玉嬋都耐著性子一一應答,臨了又被她追出來塞了一籃子香瓜和一隻黍米枕頭說是孝敬她孃的。
玉嬋拎著籃子從鄒老太爺家出來,看看日頭都快到晌午,彼時竹籬茅舍間已是炊煙四起,遂加快了腳步朝自家走去。
誰知剛走到家門口,便被一股濃煙迷了眼,緊接著又有一股重重的糊味兒飄出來,推門進去一看,見鄒夫人、玉容母女兩個灰頭土臉地從灶房裡跑了出來。
“怎麼了?”玉嬋有些錯愕地看著母親妹妹問道。
鄒夫人有些尷尬地抬手擦了擦額上的灶灰,訕訕道:“沒,沒什麼,我本想著時辰不早了,該燒飯了。一不小心,不小心燒糊了。”
玉容撫著咚咚跳個不停的胸口,指著白生生的一張小臉抱怨道:“阿姊,你不知道,方才嚇死我了,那火差點就躥到我臉上了。”
說完又轉頭對母親道:“娘,咱們還是別做了,反正三叔公家的人待會兒就該請咱們過去了。”
“不行!”
鄒夫人、玉嬋幾乎是同時開的口。
玉容一臉不解:“為什麼不行?三叔公家不是回回都做好了飯菜叫咱們過去吃嗎?”
鄒夫人無奈地嘆口氣:“那是從前,從今往後能不麻煩的就別麻煩人家。”
玉容有些不服氣地撇撇嘴角:“以後是以後,今日,今日人家都做好了,請咱們咱們不去豈不是辜負了人家一番美意?”
玉嬋垂頭看了眼手裡的竹籃,一臉平靜道:“不會了,我方才已經同他們說了今日咱們家裡有事就不過去了。”
玉容哭喪著臉:“那晌午這飯誰做呀?”
玉嬋想了想,這還真是個問題。
旁的不說,就說他們一家五口的吃穿就犯了難。
鄒夫人作為當家主母的二十多年,外頭事事有丈夫掌著,家裡頭也有管事嬤嬤幫著。
丈夫的吃穿都是她親手照管,可生火劈柴這樣的粗活兒卻還輪不到她。
而他們姐妹三人打小也是當大家閨秀養著,讀書識字自不必說,洗衣做飯卻沒一個擅長。
玉和年紀小,玩兒心大,好不容易回一次鄉下看啥都新鮮,起初還有力氣在院子裡跑跳。
等到了晌午,聞著從各家煙囪裡飄出來的飯菜香,才忍不住嚥了咽口水,跑回來眼巴巴地望著鄒夫人。
“娘,我餓!”
鄒夫人想著方才鍋裡燒得焦黑的飯菜,無奈地嘆口氣,牽起小女兒的手。
“和姐兒乖,娘先帶你吃些點心墊墊。”
玉嬋回頭看了眼坐在院子裡曬太陽的鄒文廷,臉上還是看不出什麼情緒,好在精神頭看著還不錯。
玉容順著姐姐的視線望過去,有些垂頭喪氣道:“唉,阿姊,你說爹什麼時候才能好?咱們什麼時候才能回城裡?”
玉嬋搖搖頭,勉強朝她笑了笑:“肚子餓了嗎?進去看看還有什麼能吃的沒有。”
玉容點點頭,正準備進去幫忙,一眼瞥見袖子上方才被火星子燙出來的兩個洞,險些哭出來。
“這可是上等的杭綢,上個月過生辰才做的,這就燒壞了。阿姊,我們哪兒會做這些?早知道就不該叫家裡的廚娘走了……”
玉嬋垂下頭看了眼掌心早上用柴刀時不小心磨出來的幾個血泡,無奈地嘆口氣。
“濟世堂不在了,家裡又沒進項,往後咱們一家五口張口吃飯、爹爹吃藥都要花不少銀子,哪有閒錢請什麼廚娘?”
玉容一屁股坐在灶膛前的矮凳上,心中酸澀一股腦湧上來,也不知是為這身衣裳還是為自己,眼淚珠子吧嗒吧嗒掉下來。
“咱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