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新戰國七雄:趙國崛起 > 第70章 戰後餘燼,暗流湧動

第70章 戰後餘燼,暗流湧動(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邯鄲城破的硝煙尚未散盡,刺鼻的煙火味與血腥氣息交織瀰漫在街巷之中。

殘垣斷壁間,聯軍士卒們或疲憊地癱坐,或麻木地穿梭,清點著戰利品與屍首。

秦王陰沉著臉,站在邯鄲宮的廢墟之上,望著這片昔日繁華如今破敗的土地,心中盤算著下一步棋。

雖說趙國已敗,可秦軍亦折損慘重,各營將領上報的傷亡數字,像一把把利刃刺痛著他的神經。

燕國與楚國,也在戰後忙著收攏殘兵,救治傷員。

只是彼此目光交匯時,那暗藏的猜忌與較勁仍未消散,不過是被暫時深埋於表面的合作之下。

蘇烈拖著沉重的步伐穿行在城中,監督著糧草的分發,確保聯軍不至於在勝利後因飢餒再生亂子。

路過一處街角,他瞧見幾個燕國士卒正與楚國士卒爭執,起因不過是爭搶一處相對完好的民居用作暫棲之所。

蘇烈趕忙上前制止,“都住手!如今趙國才敗,我們若自亂陣腳,如何面對接下來的變局?”

眾人雖不情願,卻也在他的喝止下悻悻散開。

蘇烈深知,這看似微小的衝突,恰是聯軍內部矛盾如闇火重燃的徵兆,若不加以疏導管控,遲早會成燎原之勢。

在邯鄲城的另一側,趙王被囚於聯軍臨時搭建的牢營之中,雖形容狼狽,卻依舊昂首挺胸,眼神中透著不甘與憤恨。

秦王親自前來審視這位昔日對手,“趙王,你趙國已覆,可曾後悔與我大秦為敵?”

趙王冷笑一聲,“哼,秦國以霸道行世,今日勝我,不過是倚仗兵力,他日必遭反噬!”

秦王臉色一沉,拂袖而去,心中卻也對這硬骨頭般的趙王多了幾分忌憚,思忖著是該殺之以絕後患,還是留作籌碼制衡他國。

燕國軍營內,燕王正與老將鍾離恪商議歸程之事,“老將軍,此番伐趙,我燕雖參與其中,可收穫寥寥,還折損諸多將士,接下來該如何在秦楚之間謀得立足之地?”

鍾離恪捻鬚沉思片刻,“陛下,如今秦國勢大,楚國亦不可小覷,我們當暫避鋒芒,速速回燕整頓軍備,同時可與周邊小國修好,增強實力,以待變局。且邯鄲新定,秦國定會在此佈局,我們不妨主動請纓,助其維持治安,也好分一杯羹,探其虛實。”燕王頷首稱是,傳令下去準備拔營。

營帳外傳來一陣喧譁聲,原來是秦軍士兵押解著一群趙國俘虜走過。燕王眉頭微皺,對鍾離恪道:“老將軍,這些趙國子民,皆是可用之人,若能帶回燕國,可為我所用。”

鍾離恪搖頭,“陛下,此舉不妥。秦國剛剛得勝,不會允許我們帶走趙國之人,況且強行擄掠只會加深與秦的嫌隙。”

燕王嘆了口氣,只好作罷。

此時,在牢營中的趙王聽聞燕國欲討好秦國,仰天大笑,“可笑燕王鼠目寸光,以為秦國能長盛不衰,今日賣我趙國求榮,他日必被秦國所棄。”這話傳入秦王耳中,秦王冷哼一聲,“趙王死到臨頭還嘴硬,不過他所言不無道理,燕國不足為懼,但也不可讓其得逞。”

於是秦王下令,不許燕國參與邯鄲事務,並削減燕國此次分得的戰利品份額。燕王得知後大驚失色,懊悔不已,而聯軍內部的矛盾也因為此事變得更加尖銳起來,各方勢力暗自較勁,一場新的風暴正在悄悄醞釀。

楚國將領項梁看到燕趙秦三國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心中暗喜。他深知這是楚國崛起的大好時機,便秘密派人前往各國軍營遊說。

他先找到燕國的鐘離恪,說道:“老將軍,燕國本就不該依附秦國。如今秦王如此對待燕國,可見其心性涼薄。楚國願與燕國結為盟友,共同對抗秦國。”

鍾離恪聽後心動,將此事告知燕王。燕王猶豫再三,最終決定與楚國暗中往來。

另一邊,項梁又挑撥趙國的殘餘勢力,聲稱只要他們願意聯合楚國,日後復國有望。趙王雖身陷囹圄,但仍有號召力,他的舊部紛紛響應。

秦王很快察覺到了這種微妙的變化,他意識到楚國在背後搞鬼。

但此時各方勢力已然暗流湧動,難以輕易壓制。

秦王決定先穩住陣腳,一方面加強對趙國的看守。

另一方面防範燕國和楚國的聯盟。然而,局勢已經逐漸脫離他的掌控,戰國亂世的風雲變幻即將開啟新篇章。

就在秦王忙於應對之時,齊國卻突然有了動靜。齊王眼見天下大亂,心想若能從中獲利,齊國便可稱霸諸侯。於是,齊國派出使者前往楚國,表示願

目錄
崩鐵:從格拉默開始的炎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