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海戰餘波,聯盟謀進(第2/2 頁)
銀犒賞水師,那賞賜的旨意聲在大殿中鏗鏘有力,恰似金戈相擊,“水師健兒們於雙聯港奮勇殺敵,揚我大齊之威,此番賞賜,務必讓將士們知曉王恩浩蕩!”
字字句句,都透著對水師的嘉許與恩寵。
隨即著田豐回朝述職,田豐領命,腳步匆匆,踏出大殿,每一步都揚起些許塵土,踏上歸程之路,歸心似箭。齊王又另遣老將鍾離明統御水師,協同趙國艦隊,封鎖秦之沿海,嚴防秦軍殘部反撲。
鍾離明白髮蒼蒼,卻精神矍鑠,仿若一棵歷經歲月滄桑卻依舊枝繁葉茂的古松,領命時聲如洪鐘:“老臣定當死守海疆,絕不讓秦軍有可乘之機,若有差池,願以項上人頭謝罪!”
其誓言錚錚,響徹朝堂。同時,齊國向內陸增兵,邊境之地,民夫們肩挑背扛,一擔一筐的土石被堆積成堅固壁壘,營帳連綿紮起,如一片白色的蘑菇雲綻放在荒野之上,士卒日夜巡邏,目光如炬,穿梭於營帳與哨崗之間,彰顯合縱到底之決心。
而此時,秦國宮廷內,卻是一片死寂沉沉,仿若被寒霜與陰霾重重籠罩,冷徹心扉。
嬴啟聽聞水師近乎全軍覆沒,仿若遭受一記重錘,那重錘帶著千鈞之力,直直砸在心頭,一口鮮血噴出,癱倒在那冰冷且華貴的王座之上。
那王座,曾經承載著無上權威與榮耀,此刻卻似一座冰冷牢籠,困住他的身軀與希望,眼神中滿是頹然與不甘,仿若兩潭幽深的死水,再無往日的銳利與霸氣。
趙高滿臉陰沉,往日的狡黠與得意全然不見,那麵皮好似被寒霜打過,青黑一片,卻還強裝鎮定,尖著嗓子道:“陛下莫憂,秦軍陸上雄師尚在,函谷關雖險象環生,可只要嚴守,聯軍亦難輕易破關。”
嬴啟怒目圓睜,仿若要噴出火來,那怒火似能將趙高瞬間吞噬,嘶吼道:“趙高,你禍國殃民,致我大秦陷入此等絕境,若函谷關破,朕定將你千刀萬剮!”
趙高嚇得瑟瑟發抖,噤若寒蟬,身體蜷縮在一旁,雙手抱胸,大氣都不敢出,活脫脫一隻受驚的鵪鶉,往日的囂張跋扈蕩然無存。
在咸陽城的街巷之中,百姓們聽聞水師慘敗,仿若一陣寒風颳過,人心惶惶。街頭巷尾,人們三兩成群,交頭接耳間滿是對未來的擔憂,那低語聲恰似秋風吹過枯葉的沙沙作響。
店鋪紛紛提前打烊,門板“砰砰”合上,似是在為未知的命運築起一道屏障,街頭巷尾瀰漫著不安的氣息,仿若一層無形的濃霧,籠罩著這座曾經輝煌的都城。
而秦軍軍營之內,殘兵敗將們灰頭土臉地歸來,有的身負重傷,傷口處的繃帶被血水浸透,殷紅一片,被同伴攙扶著,腳步踉蹌,眼神中滿是驚恐與失落,往昔的銳氣蕩然無存,仿若被抽去了脊樑骨的困獸。
整個軍營籠罩在一片低迷的氛圍之中,仿若被一層厚厚的陰霾所覆蓋,士氣低迷到了極點,營地上空似都盤旋著一股揮之不去的喪氣。
與此同時,合縱聯軍這邊,各國將領與謀士齊聚一堂,營帳中氣氛熱烈非凡。
牛油蠟燭的火光搖曳跳躍,映照著眾人或激昂、或沉思的面龐。趙國的蘇策手搖羽扇,起身踱步,那羽扇輕搖,恰似清風拂柳,透著幾分儒雅與從容,侃侃而談:“秦軍雖受挫於海上,然陸上函谷關仍為險要,不可強攻硬取,需用奇謀巧計。可先佯攻他處,引秦軍主力調離,再突襲函谷。”
楚國將領項猛一拍桌子,那手掌落下,震得桌上杯盞都在晃動,大聲叫好:“此計甚妙,俺們還可派細作混入城中,裡應外合,不愁拿不下函谷關!”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思維碰撞出激烈火花,商討著接下來的戰略,一幅波瀾壯闊的大決戰畫卷正徐徐展開。
只待時機成熟,便要在這戰國大地之上。
奏響那決定歷史走向的激昂戰歌,那歌中既有金戈鐵馬的鏗鏘,亦有家國大義的深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