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妙計破關,長驅直入(第1/2 頁)
韓軍營地中,士卒們揮汗如雨,挖掘地道的工作爭分奪秒、晝夜不息。
狹小昏暗的地道里,他們手持簡陋卻實用的工具,一鍬一鎬地刨開泥土,將一筐筐土石接力傳遞出去。
悶熱與缺氧充斥其間,可無人有半句怨言,每個人心中都燃著復仇與建功的烈火,深知此番地道挖掘關乎戰局成敗,是直搗黃龍的隱秘利刃。
為防秦軍察覺,地道入口隱匿在一片荒林之中,周遭佈置了暗哨,偽裝成獵戶模樣計程車兵時刻警惕四周動靜,稍有異常,便以特殊鳥鳴聲警示同伴。
地道一路蜿蜒向函谷關城牆根基下延伸,韓軍將領不時躬身入內檢視進度,鼓舞士氣:“兄弟們,加把勁,咱們這地道便是破秦的奇兵,待功成,榮耀加身,青史留名!”
士兵們齊聲響應,號子聲在地道中沉悶迴響,愈發激發鬥志。
歷經數日艱難挖掘,終至城牆根基要害處,他們小心翼翼地安置火藥,引線如一條蟄伏的長蛇,悄然鋪陳,連線至安全隱蔽的引爆點。
魏卒佯裝退兵那日,塵土漫天飛揚,行軍隊伍看似雜亂無序、狼狽不堪,實則暗藏玄機。
軍中精銳悄悄脫離大部隊,藉著山林掩護,迂迴至函谷關側翼那片茂密山林,隱匿身形。
他們身著特製的迷彩藤甲,與周遭綠植融為一體,仿若林間精靈,靜伏不動,只等城中亂象起。
每人皆備強弩利刃,乾糧與水囊掛於腰間,枕戈待旦,準備給秦軍致命一擊。
秦軍見魏卒後撤,起初尚心存疑慮,嚴守城頭、未敢輕舉妄動。
可隨著時間推移,瞧著那漸行漸遠、“丟盔棄甲”的魏卒隊伍,漸漸鬆懈防備,以為聯軍怯戰,調走部分城頭兵力去加強他處防禦,城中秦軍亦有了懈怠之態,巡邏頻次減少,換崗間隙拉長。
時機成熟,韓軍點燃地道引線,剎那間,地動山搖,一聲震天動地巨響,仿若雷神震怒,函谷關城牆一角被炸塌。
磚石紛飛似暗器,塵土漫天如黃霧,那堅固的城牆在火藥威力下撕開一道大口子,磚石滾落、煙塵滾滾,秦軍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目瞪口呆。
聯軍趁勢高呼衝鋒,廉衝一馬當先,胯下烏騅馬嘶鳴著如黑色閃電般疾衝向缺口。
他手持長槍,槍尖寒光閃爍,恰似暗夜流星,所到之處秦軍紛紛倒下,血濺當場。“兒郎們,殺!破秦就在此刻,建功立業,隨我衝!”
其身後突擊隊如洶湧潮水,吶喊著、揮舞著兵器緊跟而上。
秦軍守將王離此時方從震驚中回神,倉促指揮抵抗,卻已亂了陣腳。
他面色冷峻,卻難掩焦急,高呼著調集城中弓弩手,可慌亂間,弓弩手們奔走匆忙,陣型鬆散,射出的箭雨稀稀落落,失了準頭。
聯軍突擊隊頂著稀疏箭雨,奮勇攀爬崩塌的城牆,藉助磚石突出處、殘木斷梁,手腳並用,快速突進。
而隱匿在側翼山林的魏卒,聽到爆炸聲,知時機已到,在將領一聲令下後,如猛虎出山。
他們彎弓搭箭,弩矢如雨般射向城頭秦軍,瞬間壓制住城頭火力,而後揮舞長刀,沿著山坡衝下,直撲秦軍側翼。秦軍側翼本就防備空虛,遭此突襲,頓時崩潰,慘叫連連,防線似紙糊般被撕開。
王離見側翼被破,大勢已去,仍妄圖拼死抵抗,組織敢死隊妄圖堵住城牆缺口。
敢死隊員們滿臉決絕,卻在聯軍前後夾擊下,如螳臂當車,紛紛倒下。王離身披重甲,奮力拼殺,身上濺滿鮮血,多處負傷,無奈寡不敵眾,率殘部拼死突圍,一路向咸陽逃竄,沿途丟盔棄甲,狼狽不堪。
聯軍攻破函谷關,士氣大振,如洶湧澎湃的鐵流,長驅直入秦境。
所經之處,秦軍據點望風而降,那些據點的秦軍,久聞聯軍威名,又因函谷關慘敗士氣低迷,見聯軍軍旗飄揚、軍威浩蕩,紛紛棄械投降。
百姓們飽受秦苛政之苦,聽聞聯軍至,簞食壺漿,湧出村落城邑相迎。
老人們顫顫巍巍捧出家中僅有的乾糧,孩童們睜著好奇又欣喜的眼睛,看著這支帶來希望的軍隊。
婦女們則端著清水,遞向聯軍士兵,眼中滿是感激與期盼:“將軍們吶,可算盼到你們了,那暴秦苛待我們太久,這下可有救啦!”
聯軍將領見狀,下馬安撫百姓,傳令不得侵擾民眾,分發乾糧衣物,展現仁義之師風範。趙國謀士蘇策建言:“當速分兵,一路直撲咸陽,震懾秦廷;一路收復被秦侵佔的各國故地,安撫民心,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