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2/2 頁)
望那輪明月,思緒飄渺如雲煙,終於停下腳步。
&esp;&esp;“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esp;&esp;時光彷彿在這一剎那突然停滯,晏修輕輕一笑,低聲應和:
&esp;&esp;“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esp;&esp;有燈火忽閃,驚了月色,我有一瞬間被光影晃了神。
&esp;&esp;“好了蕭郎,別感時傷秋了,走吧。”
&esp;&esp;這時晏修無意地開口調侃,卻不知我的心在這霎間猛的一動。
&esp;&esp;我轉身掩下失態。
&esp;&esp;第二日一早,鐵騎便浩浩蕩蕩返京,沿途百姓見到此景,無不跪地讚頌皇恩浩蕩,長隊竟綿延數里。
&esp;&esp;“陛下,眼下永州知州任缺,同知殉國,您可有人選?”
&esp;&esp;我捏了捏眉心,“便派薛奇正這小子在這兒呆上幾年,也算是磨磨這小子的性子,至於知州,便由馮冠任之。”
&esp;&esp;“是,陛下。”晏修應聲,“只是怕薛家那邊”
&esp;&esp;“隨他去。”
&esp;&esp;“是。”
&esp;&esp;我心不在焉,眼看車馬越來越臨近汴京。
&esp;&esp;“陛下,同知夫人無親無故,我已派人將她安置在京師,那倒是個貞烈女子,我聽聞,她腹中還懷有胎兒,同知九泉之下,總歸不是後繼無人。”
&esp;&esp;我又想起葉欒來。
&esp;&esp;自古忠臣良將,必會在動盪中將命運交織於家國大義,寫就榮譽,終究是是我對不住這位同知。
&esp;&esp;父皇在位時,總說千金易得,良臣難求。前朝太子祁子安伏誅後,他妻子王氏又何嘗不是靠著一眾良臣誓死保護,方才帶著兒子景鑠逃之夭夭。
&esp;&esp;可就像那殷商比干,官拜少師,二十歲就以太師高位輔佐商王帝乙,受託孤重輔帝辛,先後輔佐殷商兩代帝王。
&esp;&esp;只是被妖妃妲己害死的時候,仍是滿心殷商,從未想過為民叛國,另謀明君,只是一如既往地心繫君主,固執地認為殷商可救,還始堅信只要自己輔佐得當,殷商還有翻身之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