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戰前計較(第1/2 頁)
就如同趙景所期望的那樣,俘虜回去之後,就被層層上報給了張淳,而後張淳果真召他入府,詢問情況。
仔細問過各個問題後,張淳越發懷疑俘虜是不是被宋軍策反了,把他放回來當細作的。
儘管俘虜發毒誓自己絕無二心,甚至把趙景給他的賞錢都交了出來以證清白,張淳還是沒有百分百相信他,令人將他帶下去嚴加看管,沒他的命令不許任何人探視。
之後,張淳趕緊向耶律宏寺送信,告知宋軍的目標是幽州府,請他做好準備。
收到信後,耶律宏寺又將之交給信差,讓他往北迴京去,看看上頭是個什麼意思?
軍隊休整的同時,趙景與隨軍將校展開軍事會議。
望著詳略得當的地圖,眾人所言不斷,前後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建議。
最後,趙景蓋棺定論:“總得來說,如果計劃順利,遼軍主力會被集中在幽、涿二州。
涿州與幽州地理位置都非常重要,是遼朝南境的軍事重鎮,城池堅固,城牆高聳,強攻必定損失慘重,所以朕更趨向於圍著打,靠攻城器械慢慢磨。”
“官家之意,臣不能贊同。”稍有思考,袁繼忠便表示反對。
“卿有什麼建議?”
“官家,此戰不同以往,我軍不僅是客場作戰,對手實力也相差不大,不是丁軍所能比較的,用鎖城戰術的話肯定會被騎兵干擾。
在他們的地盤上,遼騎可以隨意奔騰,我軍卻難以深入,神出鬼沒之餘,我軍後勤無法保證暢通。”
袁繼忠的手在沙盤上來回比劃,所指的位置是後方趕到前線的兩條官道。
其他地方先不說,單是望都縣到易州之間這幾百裡地空曠的很,無山無木,是騎兵最中意的平原地帶,遼騎若在這裡設伏,簡簡單單就能擊敗後勤隊。
後勤可不只有糧食,易州這邊現存糧食能供養大軍吃兩個月左右,這個可以先緩緩,最大的需求量是弓弩箭矢、甲冑刀槍等物。
隨著戰爭的發酵,器具的消耗量會不斷加大,手上沒傢伙事兒指定不行。
當然,可以安排大軍前去接應,問題是每次調派多少人又無法確定,人少了攔不住遼騎;人多了會給前線造成壓力,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等遼將都是猴精,肯定能想到與城內守軍呼應,前後夾擊打破封鎖。
至於毀壞易水和淶水的橋也不現實,兩條河源遠流長,可以搭建橋樑的地點超過十指之數,難以分兵據守。
一番話點明利害,使趙景這個半桶水皇帝當即開悟,無力辯駁。
“官家,臣有一言,不置可否?”
眾人望去,發言者乃是剛加入不久的楊業。
“楊卿無需顧慮,本就是商談,有想法儘可以直說,就算說錯了朕也不會怪罪。”
楊業頷首,撥開千人靠近沙盤,接過沙盤棒開始解答:“臣以前聽過涿州守將張淳的名號,此人身手不凡,也很謹慎,不然遼廷也不會讓他看管涿州,但此人卻過於謹慎,導致他很容易被外界訊息所擾。
對付這種人,臣覺得可以用疑兵之計,即分兩軍分別圍攻媯(gui)州和堵住幽州前來的通道,遼軍主力誤以為我軍要斷其糧道,迫使遼軍分兵來救。
媯州的城池堅固程度不比涿、幽,卻是一路中轉點,遼軍不會放著不管的,他若來援我軍便撤,他們追我軍就跑,他們離開我軍就再回來,反反覆覆拉扯著打。
這方面的計劃不在於能殺敵多少,而是要讓張淳相信主力軍不會回來幫他,這種條件下他大機率會在我軍合圍之前放棄涿州逃亡幽州。
反之,如果遼軍真打算放棄媯州這條運輸線,我軍可直接強攻,破城後再去攻打臨近的新州、武州或是掉頭西進打蔚州,總歸是能開啟一條路線的。”
楊業想的很透徹,反正趙景也沒說必須攻破幽州,那麼無論打下哪個州城都算是完成任務了。
趁著眾人沉默思考計劃可行性之際,楊業恭敬將沙盤棒交還給趙景,並詢問他有什麼想法?
“這個辦法很有見地,只是深入敵軍腹地的話,那兩支軍隊的安全是沒法保障的,要是遼軍提前將退路切斷可就麻煩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楊業雙手交疊,鄭重向趙景請命:“官家,臣初來乍到未立寸功便得您厚待,臣心中感激至深。此計既然是臣所提出,那理應有臣去做,也好回報官家信任!”
“楊業在北漢多年,期間與遼人既打過也和過,對於燕雲地區的瞭解應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