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燕雲民意(第1/2 頁)
“我說,你下手也太重了吧。”
面對趙景的輕瞥,荊嗣有些拘束的摸摸後腦勺。“官家,臣也不想這樣,可是不揍他他就跑了……”
略略搖頭,趙景隨意端坐在石頭上,抓起捆綁俘虜的繩結讓他看著自己。
“好好配合回答問題,我保證你能活著,若是反抗,什麼後果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俘虜點頭如搗蒜,請趙景隨便問,自己定然知無不言,有什麼說什麼。
“你是涿州軍士嗎?”
“軍爺,俺是…”
“城裡頭有多少人?”
“大概有兩萬人。”
“蔚州那邊呢?”
“這小的不知道。”
“當真?”
俘虜無有遲緩點頭稱是。“俺一直就在涿州當差,壓根就沒去過蔚州,怎麼可能知道那邊的事情…”
想來他應該沒在撒謊,大冷天的還要出來巡察,說明他就是個基層哨兵,沒可能接觸到高層的兵力調遣。
“現在駐守涿州和幽州的是誰?”
“守涿州的叫張淳,守幽州的…好像是叫耶律宏寺。”
“耶律宏寺?”
趙景轉頭望向荊嗣,詢問他可認識此人?
“官家,臣不認識,只是聽崔翰相公說過,當年遼軍攻伐滄州時,耶律宏寺也是破城的其中一員遼將。”
“這麼說來,耶律宏寺也是個不容小覷的角色,不然也不會被委派鎮守幽州了。”
“那可不一定。”荊嗣握拳相對,神情驕悍道:“當年是這廝跑的太快,沒留住罷了,這回遇見了,臣一定讓他見識見識我的厲害,正好給滄州戰死的兄弟們報仇!”
觀其言語,趙景不覺得輕佻,反而倍感慰藉,畢竟有信心總歸是好事,再說,論打架,他也不覺得有誰會是荊嗣的對手。
“我再問你,你們大概在什麼時候探知到了我軍過來的訊息?除開燕雲的人馬外後面還會再來多少援軍?”
“大概十天前吧。張將軍知道軍爺來了之後便派人往幽州送信去了,所以基本可以確定會有援軍,但有多少小的不清楚…”
“怎麼問你什麼都不知道?我看你就是皮癢欠打,故意不說!”
荊嗣擼起袖子,又舉起沙包大的拳頭來。
俘虜見之神情大變,哭著喊著朝他磕頭,求他饒命。
到底還是趙景攔住了荊嗣,叫他莫要為難。
“我看你也是漢人,為什麼不回到宋土來,反倒願意為契丹人賣命?”
提到這個問題,俘虜的哭鬧逐漸停止,複雜的面色伴以苦笑:“小的是新州人,從出生時起這塊地方就是遼人的地盤,小的家在這,父母在這,田也在這,怎麼跑?
去了宋朝,小的還有地種嗎?還有屋子住嗎?
反正都是賣命換活路,那給誰賣不是賣…”
“你以前來過宋土嗎?”
“從未踏足。”
“既然沒來過,那為什麼一定會相信自己得不到房和田呢?”
“軍爺,小的明白你的意思,小的去了,或許會得到現有的一切,但說破天那也是可能、應該,不是絕對肯定。”
俘虜靠著胳膊將鼻涕抹去,好叫自己看上去不再那麼“骯髒”。“小的爹孃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了,小的活了三十年,至今也沒能賺多少銀錢給他們換個新房。
所以至少小的要保住那兩間破爛房子,不至於讓他們在這大冬天裡連個避寒的地方都沒有。”
…………
俘虜這番話,說的很普通,但確實存在著一股魔力,讓趙景無言以對,讓荊嗣鬆開了拳頭。
稍過一會兒,趙景才終於“反應”過來,問了最後一個問題。“這塊地方的百姓,是不是都和你抱持著相同的心態?他們對於歸宋都有牴觸嗎?”
“在我小時候,許多人都渴望回家,只是前前後後等了幾十年未果,現在恐怕…”
俘虜言語未盡,但其意呼之欲出。
也對,這幾十年中原、南方各自為政,遲遲無法統一內部的前提下基本不會有人再去招惹遼廷,望不到歸鄉希望的燕雲百姓會改變心意也在情理之中。
也正因此,趙景決意要將此情扭轉,他要告訴所有人,歸家的時間到了!
持刀割開了繩子,拍了下俘虜的肩膀,告訴他可以離開了。
俘虜盯著手上的賞錢,驚魂未定之餘又帶著不敢相信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