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赴任(第1/2 頁)
“為國盡忠者,不論身份,皆應收到世人讚頌。朕雖然沒有親眼見過丁佃,但能得阮卿這般維護,相比此人秉性絕對不錯。”
先簡單點評兩句,趙景又讓王繼恩拿一份聖旨過來。
然後他親筆寫下為丁佃平反的表述,並在最後追封其為太保、金紫光祿大夫、輔國大將軍,諡號“忠武”,這可是古代最頂級的美諡。
除了在安南地區放榜公示外,他還決定要將丁佃的事蹟寫進國子學籍中,供學生學習。
雙手捧著聖旨的阮匐雙眼泛紅,聖旨本輕薄,卻讓他感覺彷彿捧著一座大山般沉重。“臣叩謝陛下!”
之後,趙景著手安排匠人在埋葬丁佃的地方修繕一座小廟,還安排上守墓每日管理。
如此大費周章的去追記一個素未謀面的人不僅僅是因為其忠,也是為了以此為契機向安南地區的百姓展示自己的仁德,方便收攏人心。
當月二十二日,被批准的官員進入黔中任職,呂蒙正被安排到了清州上任。
他的馬車剛到城門口,翹首以盼的各級官吏便著急忙慌的圍上來向他示好。
在後面還跟來了幾個富商,表明過自己的身份便拉著呂蒙正去城裡最有名氣的酒樓,為其接風洗塵。
初來乍到的呂蒙正沒有拒絕,隨他們去了。
酒席上,富商借冰敬為由,給了呂蒙正錢五百貫。
說是孝敬,大家心知肚明,這就是賄賂。
目的也很簡單,富商想跟他攀關係,日後要出個什麼事也能多照應照應。
呂蒙正為官四年,怎會不明白他們的小九九?
按理來說他應該拒絕的,但卻極其意外的接受了。
酒席散後回知州府內休息,跟著他從鼎州一起過來的老僕終於忍不住開口:“大人,您這可是受賄啊…”
而呂蒙正毫不避諱的承認了。
老僕極為不解,想來呂蒙正在鼎州可是剛正不阿,怎麼剛換個地方人就變了?
誰知,呂蒙正彷彿有讀心術一般,立馬就猜透了他眼神中的疑問。“歷朝歷代都是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衙門當中那些吏員基本都是本地人連任的,而小吏又多和商人有勾結。
我初來乍到,要是將他們的孝敬拒之門外,他們還不得記恨上我?那之後我的工作肯定是沒法做的。”
這都是實打實的教訓,當初去鼎州任通判時,就是嚴詞拒絕了吏員的討好,又不徇私情,一去就先翻舊賬,把吏員給得罪大半,之後在工作上各種被使絆子。
通判是一州二把手不假,但你再大也就是一個人,如何對抗偌大的人際網”
後面還是在知州的教育下學會了與光同塵,想要驅逐黑暗,就得先融入黑暗之中。
“也就是說大人是故意收錢?”
呂蒙正點頭稱是。“想想,我一來那幾個商人就急著來送錢,為何?八成因為他們怕我翻舊賬。
有這反應也就說明他們之前大概幹過什麼壞事,或是強買強賣;或是侵佔他人田地。”
到這裡,老僕算是徹底轉過來彎了。“大人先收錢,就是為了打消他們的顧慮,然後再趁機徹查他們的過去,好來個釜底抽薪!”
“老饕,可以啊,釜底抽薪這詞你都知道了?”
“近朱者赤嘛,俺跟在大人身邊兩年半,耳濡目染的,咋說也得有些長進不是?”
老饕那張偏黑的臉上顯露出無害的笑。
老饕是諢名,他本姓周,鼎州轄下一村夫,狀告當地某奸商姦殺了他女兒,苦於證據不足,案子遲遲無法告破。
心灰意冷的他決定不靠官府,自己先去殺了奸商再自殺,一了百了,可惜沒成功,最後還被奸商倒打一耙,落了個殺人未遂的罪名。
奸商想行賄知州至他於死地,得虧知州性好,一直和稀泥,最後只判了老饕坐牢一年。
出來後得知奸商被判決了,是呂蒙正一直沒有放棄,暗中搜查線索,最後找到了他女兒的屍體,又重新審查了奸商的僕人得到真實的口供,終於湊齊了人證物證,將奸商給繩之以法的。
知曉全程後,老饕便變賣了全部家當想要送給呂蒙正,感謝他幫女兒做了這麼多。
呂蒙正本不想收,但耐不住他哭著哀求方才收下。
得知老饕沒有去處後便將他留在自己身邊做了老僕。
這個事情既視感很強,算是最常出現的一種案件,但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
呂蒙正寫好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