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媳婦兒為何愁眉苦臉?(第1/2 頁)
隨著試卷的展開,在策論前的所有題目,蘇若軒的答卷都是準確無誤。
在場的人不由得紛紛疑惑了起來:
“不會是真的批改錯誤吧?蘇若軒答的都是全對的呀。”
“不愧是甲班的學生,答案就是工整,又怎麼會不及格?”
“……”
很快卷軸就來到了進士科的策論題,與秦時越那驚豔的答案完全不一樣,眾人看完蘇若軒的答案後,紛紛展現出一副比吃屎還難受的表情。
無他,蘇若軒的答案精準的踩到了所有人的紅線就算了,舉證的理由也讓人無比的噁心。
例如第一題,蘇若軒提議要加強邊城的管控,不但要徵兵,還要擴充兵源至一百五十萬,務求在數量上直接嚇退西涼。
至於兵源,他提議直接抓壯丁,服兵役的年限從及冠少年開始。為國家服役,是百姓的義務與光榮,百姓為了國家的強盛,就必須義無反顧的從軍。
在場的人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學子,這抓壯丁不就都抓到他們頭上了麼?想著若按照蘇若軒的方案執行,在場的所有人可都得去當兵,這就不由得一陣難受。
此外為了防止西涼的突襲,蘇若軒建議要趁著此刻和平的機遇,要在邊境修建長城,阻擋西涼的進攻。
但建長城談何容易,那可是勞民傷財的大工程,而且西涼也不是傻子,看見南陵起長城,還不先下手為強?
這措施顯然不但行不通,還禍國殃民。
至於第二題就讓人更噁心了,蘇若軒的措施很直接蠻橫。
他認為有國才有家,南陵國內的一切都是屬於國主的,這自然就包括百姓的財富。
所以既然國庫空虛,那富人應該主動為國家做貢獻,把財富捐獻出來,國庫自然就充盈了。
若富人的財富依然不足,還可以向百姓徵收賦稅,只需要提升一成的稅率,就能讓國庫的收入大幅提升。
主打一個暴露斂財,用強制手段獲得財富。
當下所有人都覺得蘇若軒這聖賢書都是白讀了,這答卷簡直就是用來噁心他們這些接受傳統儒家文化薰陶長大的學子。
儒家向來崇尚仁政,以仁治天下,他這策論簡直就是禍害百姓的暴政。
林宗晟心下也是一驚,幸好這人還是個學子,這樣為禍人間的施政可是要害死人的。
難怪右蘺如此決絕的與蘇家人脫離關係,人品不行,讀再多的聖賢書都是白費。
幸好這次年考皇上出的這兩道題目測出了蘇若軒內心深處的殘暴本質,否則這樣的人直接送入內閣考核,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小則被皇帝指責他們國子監培養了一個心術不正的人,大則讓他幸運進入朝堂,成為禍國殃民的官員。
正當林宗晟感到暗自慶幸可以趁機把蘇若軒趕出國子監時,突然有人發出一陣驚呼:
“咦,不對呀,雖然蘇若軒策論沒有得分,但前面的題目全部都是滿分,怎麼樣也是能及格才對。”
有知曉內幕的人小聲的給他提醒道:“他年考的考卷是及格了,但上個月月考的文章也是沒有成績。”
“上次月考不是開放題目,寫一篇‘仁與法’的文章就可以了,蘇若軒以前的文章都寫得還可以,怎麼這次就沒有成績了?”
“這就不知道了,不過有人懷疑他以前的文章都是找了槍替,所以才有好成績。”
“我與他同一個班,這事是真的,但先生找不到證據,只是把他那一次的文章給公開了,與此前的文風差距還挺大的。”
“……”
聽著周圍人的竊竊私語,蘇若軒頓時臉如死灰,但他依然不覺得自己的策論何錯之有。
這兩道題目的答案也確實是他真實的想法,既然朝廷掌握了武力,直接用武力奪取金錢簡單又快捷,何必像秦時越那方案那般繞瞭如此多的彎彎道道,成效還慢。
雖然心中不滿,但顯然蘇若軒也是知道自己的想法與大眾背道而馳,只能咬牙忍著。
陳司業此刻聽著下方的議論,再結合今日這策論的觀點,對於蘇若軒請槍替這事不免信了幾分,再加上他惡意誣陷秦時越作弊,他幾乎想都不用想,這樣的人不配成為國子監的學子,直截了當的開除了蘇若軒的學籍。
蘇若軒直接被人趕出了學院,他被人推倒在地上,遠遠就看見秦時越被眾學子簇擁著,他頓時心中滿是不甘,恨得咬牙切齒。
就差一點點,他就可以直通內閣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