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周襄王避亂於鄭(第2/5 頁)
是原伯,指揮翟騎追趕,擒獲二十多人,原伯果然在裡面。等赤丁大軍到的時候,已經大獲全勝,車馬器械,都被俘虜了。有逃脫的軍士,回營報告毛衛,毛衛只叫堅守,一面派人飛馬奏報周王,請求增兵助將,這裡先不說了。
頹叔把原伯貫綁起來獻給太叔,太叔命人把他囚禁在營中。
頹叔說:“現在伯貫被擒,毛衛肯定嚇破膽了,要是半夜去劫他的營,用火攻,毛衛就能擒獲了。” 太叔覺得對,和赤丁說了。赤丁用這個計策,暗暗傳令,這天夜裡三更之後,赤丁自己帶領一千多步兵,都拿著利斧,劈開鎖鏈,殺入大營,就在各車上,把蘆葦放起火來。立刻延燒起來,整個營中火球亂滾,軍士大亂。頹叔、桃子各帶精銳騎兵,乘勢殺入,銳不可當。
毛衛急忙坐小車,從營後逃跑,正遇到一隊步兵,為首的正是太叔帶,大喝:“毛衛往哪裡跑?” 毛衛著急,被太叔一槍刺死在車下,翟軍大獲全勝,就包圍了王城。
周襄王聽說兩員將領被擒,對富辰說:“早不聽你的話,才有這禍事。”
富辰說:“翟軍氣勢很囂張,大王暫時出去躲避一下,諸侯肯定會有倡議接納大王的。”
周公孔奏說:“王師雖然戰敗,要是把百官家屬都召集起來,還可以背城一戰。怎麼能輕易放棄社稷,把命運交給諸侯呢?”
召公過奏說:“說打仗,是危險的計策。以我的愚見,這場災禍都是因為叔隗,大王先把她正法,然後堅守等待諸侯來救,可以萬無一失。”
襄王嘆氣說:“我不英明,自找災禍。現在太后病危,我暫時讓位,來安慰她的心。要是人心不忘我,讓諸侯自己想辦法吧。” 就對周、召二公說:“太叔這次來,是為了隗後。要是抓了隗氏,肯定怕國人議論,不敢住在王城,二位愛卿為我整頓軍隊堅守,等我回來就行。” 周、召二公磕頭受命。
襄王問富辰:“周朝接壤的,只有鄭、衛、陳三國,我到哪裡去呢?”
富辰回答:“陳、衛弱小,不如去鄭國。”
襄王說:“我曾用翟兵討伐鄭國,鄭國會沒有怨恨嗎?”
富辰說:“我勸大王去鄭國,就是因為這個。鄭國的祖先,對周朝有功,他們的後代肯定不會忘。大王用翟兵討伐鄭國,鄭國心裡不平,肯定日夜盼著翟國背叛周朝,來表明自己的順從。現在大王去鄭國,他們肯定會高興地迎接,又有什麼怨恨呢?”
襄王這才下定決心。富辰又請求說:“大王冒著翟兵的鋒芒出去,恐怕翟人會全力和大王作對,怎麼辦?我願意帶領家屬和翟兵決一死戰,大王趁機出去躲避就行。” 就召集所有子弟親黨,大約幾百人,用忠義勉勵他們,開門直接衝向翟營,牽制住翟兵。襄王和簡師父、左鄢父等十幾個人,出城向鄭國去了。
富辰和赤丁大戰,殺傷很多翟兵,富辰自己也身受重傷,遇到頹叔、桃子,他們安慰說:“您的忠諫,天下都知道,今天可以不用死。”
富辰說:“以前我多次勸諫大王,大王不聽,才有今天。要是我不拼死作戰,大王肯定會認為我怨恨他。” 又奮力戰鬥了很久,力氣用盡而死。子弟親黨,一同死的有三百多人。史官有詩讚道:
用夷凌夏豈良謀;納女宣淫禍自求。
驟諫不從仍死戰,富辰忠義播春秋。
富辰死後,翟人才知道襄王已經出了王城,這時城門又關上了,太叔下令釋放原伯貫的囚禁,讓他在城門外呼喊。周、召二公站在城樓上,對太叔說:“本來想開門迎接,怕翟兵進城搶掠,所以不敢。”
太叔向赤丁請求,讓他把軍隊駐紮在城外,會拿出府庫的收藏作為犒勞,赤丁答應了。
太叔於是進入王城,先到冷宮,放出隗後,然後去拜見惠太后。太后見到太叔,高興得不得了,一笑就斷氣了。太叔也不管喪事,先和隗後在宮中相聚。想找小東殺了她,小東害怕有罪,已經先投井自盡了。哎呀呀!
第二天,太叔假傳太后遺命,自立為王,讓叔隗做王后,臨朝接受朝賀。開啟府庫大肆犒賞翟軍,然後給太后發喪。國人為他編了歌:
晚上死了媽,早上娶媳婦,
媳婦成嫂子,臣子娶王后。
一點不慚愧,言語真醜陋,
誰來趕走他,我和你一起上。
太叔聽到國人的歌,知道大家不服,怕生出別的變故,就和隗氏搬到溫地,大修宮室,日夜享樂。王城內的國事,都交給周、召二公處理,名義上是王,實際上從來不和臣民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