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燈下隋朝 > 十五、獨孤皇后(1)

十五、獨孤皇后(1)(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看來逃跑是唯一的出路,況且兵法上也不拒絕逃跑。所謂“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看來,逃跑不僅是一條計策,而且屬於上等計策。打不過就跑,這沒有什麼丟人的。

於是大家紛紛進言,反覆陳述逃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有將領強調,不僅要跑,還要早跑快跑。如果跑晚了,跑慢了,結果就不好玩了。

關鍵時候,獨孤信力排眾議,堅決主張迎戰。他全面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形勢,發表了一通極富感召力的演說。他的發言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敵人自恃人數眾多,自然會有輕敵思想,所謂驕兵必敗。

二、東部蠻兵戰鬥力不強,可以一戰而勝之。

三、背後偷襲關鍵在於“偷”字,我們已經知道了,也就談不上什麼威脅了。

四、最關鍵的一條是,我們腹背受敵,逃跑是跑不掉的。唯有拼死一戰,才能化險為夷。

五、……

一番宣講,條分縷析,頭頭是道,說得那些原來主張逃跑的人都不住地點頭稱是。

怎麼樣?領導就是領導。關鍵時候頭腦清醒,臨陣不亂,舉止得當,決策英明。

當然,不是所以的領導都是這樣,草包領導也大有人在。比如田八能。

田八能本來以為對方要逃跑,自己準備追擊就行了。來個“宜將剩勇追窮寇”,如果運氣好的話,還能把獨孤信給生擒活捉了。沒想到獨孤信非但不跑,還拉起架子與他決戰。

戰場上就怕沒想到,所以才有“不打無準備之仗”這一說法。

田八能想到了追擊,卻沒想到作戰,而且是真刀真槍地硬戰。面對獨孤信的勇猛衝殺,自己的部隊反倒亂了陣腳。

頃刻之間,勝利的天平傾向了對手。

田八能的大軍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張齊民聽說正面戰場戰敗,立馬驚慌失措起來,軍心隨之大亂。而獨孤信乘勝出擊,越戰越勇,張齊民也跟著潰敗。

所謂兵者,勢也。如果沒有了氣勢,想來諸葛孔明也會束手無策。

此時,勝利的獨孤信豪情萬丈,乘勝襲擊荊州。

荊州地勢險要,且是貫通南北的咽喉重地,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候的魏蜀吳就這個地方爭鬥不止,殺得難解難分。不知道這裡埋沒了多少白骨,浸漬了多少鮮血。

在這裡,獨孤信遇到了另一個對手東魏刺史辛纂。

獨孤信這一回沒著急出戰,而是先在兩軍陣前發表了一通戰前演說。講話的主要內容是讓對方認清形勢,放下武器。獨孤信確實是一個宣傳家,這在前面我們已經有所瞭解。儘管我們這一次我們沒有找到這個講稿的原件(估計是臨時發揮,沒有底稿),但從結果來看,演講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荊州守軍分崩離析。

“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兵”,這話也未必都是誇大。所以,從古到今,宣傳一直是戰爭的手段,而且是重要的手段。即使現在美國這樣的軍事大國,它想顛覆一個象利比亞這樣的小國政權,也不能單靠武力。他還要充分運用媒體的力量,這屬於攻心戰術。

兩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時候的軍事家孫子就說過,“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獨孤信乘機發兵進攻,辛纂大敗,逃回城中,但還沒來得及關上城門,就被獨孤信部下的都督楊忠等人趕上殺死。這個楊忠,就是楊堅的老爹,此刻正處在年輕氣盛的時候。

關於這個人物,我們在《老子英雄》一章裡已經介紹過了,這裡不再贅述。

三荊自此平定。

因為獨孤信的戰功卓著,被就地任命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絲♂路♂文♂學♂網*♂.su♂ns♂il♂u.c♂om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快穿之年代旅行記末世追妻攻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