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帝的酒色財氣(3)(第2/2 頁)
。
他還有一些命令也讓人匪夷所思,比如要求車輛的輪子必須用完整的木料做成。這就有點怪癖了,而且這樣做也明顯不利於節約資源嘛。再者就是,禁止天下婦女施以粉黛,只有宮女才可塗脂抹粉,乘有輻條的車子。這雖然為天下的女性節約了一筆化妝費,但一定也是不得人心的措施,喜歡化妝的女子對此一定會咬牙切齒。
他還喜歡讓京城少年穿上女人服裝,入殿表演歌舞,與大夥一起觀賞取樂。看來,這位的興趣也不全在女色,也有點近乎變態。如果這傢伙現在出訪泰國,估計第一項娛樂節目,就是要看人妖表演。
前面我們提到,宣帝喜歡熱鬧,是個不甘寂寞的人。歷史記載,有一次,他駕臨正武殿,召集百官、宮人及內外受有封號的婦人,盛列舞女樂隊,又讓胡人表演乞寒雜戲,用水澆之取樂。他駕幸洛陽之時,親自駕馭驛馬,為了追求刺激,他快馬加鞭,一天賓士三百多里。四位皇后及文武侍衛數百人,都乘驛馬隨從。宣帝命令四位皇后駕車並行,要保持一致,若分出先後,便加以訓責,以至於皇后的車隊走走停停,人馬跌僕不斷。這可能是為了培養皇后團結協作的精神吧。
宣帝擔心大臣不服,就派暗探盯梢偵察他們,一言一行,全部記下,稍有過失,就把罪名加在他們頭上,然後伺機治罪。自公卿以下的官員,都曾被拷打,其中打死打傷者,流放貶官者,不可勝數。
這一點,似乎只有後來的朱元璋能夠和他一拼。
宣帝小時候沒少捱打,繼位後沒少打人。我想,這裡面是不是也有一個早期教育的問題。
武帝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老是對太子拳打腳踢的,也讓兒子的心裡變得扭曲,以至於太子長大後,有明顯的暴力傾向。
說到打人,宣帝還很有一套,比如說每次拷打的次數就很有講究。
可能他認為一百二十是一個吉祥數字,所以他規定每次杖責的次數就以一百二十下為準,稱為“天杖”。
後來這個數字又翻番了,增加到二百四十下。大家想想,二百四十下是個什麼概念?所以那些個身體不好的,還沒挨夠數就被打熄火了。不僅王公大臣經常捱打,就是宮中那些細皮嫩肉的宮女和女官也要接受杖刑。皇后妃嬪,雖然受到寵幸,但也很少有誰能逃脫杖責之刑。
於是朝廷上下,宮廷內外,人人恐懼,個個不安。在如此高壓之下,大家都屏息靜氣,度日如年。不殺頭就是幸福,不捱打就是快樂。什麼權力、尊嚴,人格,都統統見鬼去吧。大家每天都在祈禱著,希望一覺醒來,項上的人頭還在,而眼睛還能看到天上的太陽。
楊堅就是在這樣一個老闆的淫威下下,和眾多的員工一樣,戰戰兢兢地熬過了這惡夢一樣的歲月。
好在宣帝有福無命,五八零年五月二十四日,這位正值青春的皇帝就駕崩了,死的時候只有二十二歲。
當然,評判一個人還應該一分為二,否則就會有失公允。宣帝也幹了幾件人事:比如廢除了先前較為嚴酷的刑法;減免賦稅;平叛,維護了國家的穩定;嫁千金公主於突厥,用和親政策來加強睦鄰友好;追封孔子為鄒國公,讓其後人承襲,並在京師建廟祭祀。
————歷史原來可以這樣讀♂絲♂路♂文♂學♂網*♂.su♂ns♂il♂u.c♂om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