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開國立隋(1)(第1/2 頁)
十七、開國立隋(1)
高熲的故事說完了。
我們再把時間撥回到公元五八一年。
一個朝代結束了,而另一個新的王朝卻剛剛開始。
北周從公元五五七年建立,到公元五八一年滅亡,僅僅在世上存活了二十四年,就壽終正寢了。
這是一個短命的王朝。當然從它的版圖上來看,這個王朝很小,所以它的影響力微乎其微。周武帝滅掉北齊之後,他的疆域才相對廣闊起來。但從整個中國範圍來看,也就勉強算得上是半壁江山,因為他的北方還有突厥等武裝政權。
也許北周的滅亡,對於宇文家族來說是一個悲劇,但對於中國歷史程序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因為它的繼承者楊堅,對於整個國家來說,絕對是一個好的接班人。他就是從北周這塊地盤上起步,開始創造中國歷史的一個奇蹟。四分五裂的山河將會在他的手裡,重新聯成一體。一個統一的、強大的、文明的、富庶的國家即將出現在世界的東方。
一般而言,打天下可不是鬧著玩的,因為那是掉腦袋的營生,弄不好還會株連九族。但風險大,往往利潤也更大。所以歷朝歷代,想造反奪取皇位的都不乏其人。但創業之君,實在不易,“暴霜露,斬荊棘,乃有尺寸之地”,這是何等地艱辛!劉備東征西戰,忙活了一輩子,也就只佔據了西南一隅。當然他還算不錯的,而更多的人連一隅也沒有得到。所以比較而言,用逼宮的方法來謀取皇位,則是一個很省事很簡便的方法。就投入和收益而言,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一本萬利”。這就好比一農民,一年四季在田裡耕啊種啊,又是打藥澆水,又是除草施肥,到了秋季又忙著脫粒打場,好不容易才弄了一屋子糧食。另一個人看了眼紅,就憑著一身蠻力和一股子狠勁,說:這屋子糧食歸我了,你該忙啥忙去吧。你說這和搶劫有什麼區別?只不過這人搶的是糧食,而逼宮者搶的是江山社稷。
就奪權方式而言,楊堅採用的方法是比較客氣的,基本屬於和平演變。後來到了五代十國的時候的,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然後“黃袍加身”當了皇帝,自然也屬於這個套路。
更陰的招數也有,象春秋時候的呂不韋。呂不韋是個大商人,“大商”往往就意味著“大奸”。他的方子更絕,那就是偷偷地更改皇家的血統。他先把一個美女趙姬搞懷孕,然後再很客氣地把她送給嬴異人這個王位繼承人。孩子生下來,異人也不辨真假。反正那時候也沒有dna鑑定技術,嬴異人就當自己的孩子養了起來。
當然這孩子挺爭氣,後來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王位。再後來他就抖擻精神,一鼓作氣掃滅六合,一統天下。對了,我說的就是那個被稱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他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
呂不韋就是典型的奸商,造假售假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了。
好在那時候還沒有王海這樣的職業打假人,也沒有工商管理這樣的機構來監督檢查。呂不韋就這樣瞞天過海,把皇家名牌換成了自己的私貨。等到秦嬴政一步登天,這私貨也就自然成了皇家品牌了。
這一招真他孃的絕啊!
外戚篡權,由皇親變成皇帝,楊堅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我們幾千年來,在政權建設的一個重大缺陷,就是沒有建立起一套健全的人事制度,特別是最高領袖的位置,往往都是憑藉實力和武力去強取。關於這一點,筆者在後面還要作專門的講解。
楊堅把國號改為“隋”。
之所以定國號為“隋”,有人以為是楊堅當過“隨州刺史”的緣故,其實這個說法不夠準確。
楊堅的父親楊忠,北周時曾官至柱國大將軍,封爵隨公。而楊堅在當隨州刺史之前,就襲承了其父親的封爵——隨公(隨國公)。可以說隨(即隨州)是隨國公的封地(隨是古國名,西周時封與姬姓),大部分朝代的名稱都來源於封地,如漢、魏、晉、唐、陳、宋、齊等。楊堅代周稱帝后,他以自己曾受封於隨,於是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以此作為國號,看來老楊還是很戀舊的。但他又覺得“隨”字不夠吉利,因為“隨”字裡面有個走“之”,他害怕江山也會隨人家去了,就別出心裁地把其中的“之”字去掉,於是就成了現在的“隋”字。
這想法挺有創意,但明顯帶有一點自我安慰,或者說是自欺欺人的意思。當然,為自己的國號發愁的不單單是楊堅。後來的金國,也是這樣。
一一一五年,女真族著名的首領完顏阿骨打,以會寧為都城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