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立隋(3)(第1/2 頁)
而蘇威則幾乎是一個和大隋王朝共始終的重臣。
蘇威是西魏度支尚書蘇綽的兒子,少年時即享有美名。北周晉公宇文護為了培植自己的勢力,硬要把女兒嫁給他。蘇威頭腦很清醒,他看到宇文護專制朝廷,恐怕他一旦失勢將會牽連自己,於是就隱居於山寺中,以讀書為娛。後來朝廷又任命他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不久又任命他為稍伯下大夫。可是蘇威受寵不驚,每次都稱病推辭,不肯受命。
蘇威不是不想做官,他是在等待時機。
楊堅擔任丞相後,高熲向他推薦蘇威。楊堅就召見了蘇威,透過交談,楊堅認為他確實是人才難得,對他非常欣賞,並且留他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準備委以重任,引為自己的左膀右臂。但這個時候,蘇威又不願意幹了。原來他得悉楊堅有篡位之心,準備受禪代周,於是就逃歸故里。
高熲認為蘇威不識好歹,請求追回蘇威,給他點顏色看看。楊堅回答說:“他這樣做是不想參預我的事,暫且別管他。”
前面我們說了,蘇威不是不想當官,相反,他還是個官迷。這從後來的表現可以看出來。他是害怕時局動盪,自己的小命沒有保障。
及至楊堅接受禪位後,就徵召蘇威擔任太子少保兼任納言、度支尚書。蘇威看到局勢穩定了,就同意出來做官。為表示對他的信任,楊堅還追封他的父親蘇綽為邳公,讓蘇威承襲爵位。
當初,蘇綽在西魏時,因為經常國用不足,所以制定的稅收政策很是苛繁。頒行後,老蘇也感到對不起天下百姓,他慨然嘆道:“我今天所制定的重稅法,就好像拉滿的強弓,只是為了在戰亂之世滿足國用,並不是治平之世的作法。後世的君子,誰能把弓弦放鬆呢?”
蘇威記住了父親的話,就把這件事當作自己的使命。現在他擔任了度支尚書,就奏請減免賦稅徭投,儘量從輕從簡。隋文帝認為他言之有理,就全部採納了他的建議。蘇威因此逐漸受到隋文帝的器重,和高熲一起掌管朝政。
隋文帝曾經惱怒一個人,想要殺死他。蘇威就來到殿上進諫,文帝不聽,要親自出去殺掉那個人,蘇威就擋在文帝面前不離開;文帝轉了個彎想避開他,蘇威就緊盯住不放,又上前攔住去路。於是文帝出氣不成,又被蘇威惹了一肚子氣,於是咬牙切齒地拂衣返回宮中。
過了很長時間,文帝想通了,又出去召見蘇威,致歉說:“你能夠這樣做,我就不用擔憂了。”
作為獎勵,文帝賞賜給他馬兩匹,錢十餘萬。不久,又任命蘇威兼任大理寺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原來的官職仍舊。
治書侍御史梁毗認為蘇威一身兼領五項職務,安於繁碎,眷戀於煩雜,沒有想到舉薦賢才接替自己,就上表彈劾他。隋文帝說:“蘇威從早到晚孜孜不倦地勤奮工作,而且志向遠大,抱負不凡,你為何突然提出要他讓賢?”
他又對朝中百官說:“蘇威如果沒有遇到我,就無法施展他的抱負;我如果沒有蘇威,又如何能夠推行安邦定國之道呢?清河公楊素雖然辯才無雙,至於博古通今,輔助我宣揚教化,就遠不能和蘇威相比。蘇威如果遭逢亂世,肯定會像南山四皓那樣隱居避世,豈能輕易使他屈服出仕!”
這裡我們要解釋一下文帝說的“南山四皓”。
“南山四皓”也稱“商山四皓”,他們是秦朝的四位博士: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裡季吳實、甪里先生周術。他們原來是秦始皇時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後來隱居於商山。因為他們鬚髮皆白,故被稱為“商山四皓”。後來,秦朝滅亡,漢朝建立,漢高祖劉邦久聞四皓的大名,曾派人請他們出山為官,但被拒絕。他們寧願過清貧安樂的生活,還寫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飢。唐虞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肆志。”
“南山四皓”的故事首見於《史記·留侯世家》,後人又用“南山四皓”來泛指有名望的隱士。
蘇威自己很有才學,但卻十分輕視知識,看低教育。他曾經對隋文帝說:“我的父親經常告誡我說:“只要熟讀《孝經》一書,就足以安身立命,治理國家,哪裡用得著讀很多的書?”
隋文帝深表同意。文帝后來關閉學校,毀滅教育,也與蘇威這個狗屁論調有關。當然,這句不著調的話,後來也成為他不誠實的證據。
前面我們說了,高熲是舉薦蘇威的伯樂,為了讓這個過去的部下放手去幹工作,高熲甚至於曾經上表請求辭職,要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