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燈下隋朝 > 六十九、李密英雄末路(1)

六十九、李密英雄末路(1)(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六十九、李密英雄末路(1)

話說李密殺了翟讓後,再也無人掣肘,成了真正的名符其實的老大。他佔據了隋朝的糧倉,沒有吃飯的擔憂,卻有穿衣的顧慮。特別是獎賞的時候,李密很是犯愁:將士們立了功,你不能都每次都賞糧食吧?沒有金銀綢緞之類,獎賞也就沒有什麼吸引力。對此,將士們心裡漸生不滿。徐世勣還在一次宴會上諷刺了幾句,結果李密不高興了,就打發他去鎮守黎陽。名義上是委以重任,實際上是有意疏遠。

我們前面說了,隋末鬧饑荒,是因為當時的天災所致,國家的糧食儲備還是十分充裕的。但朝廷反應遲鈍,沒有迅速採取應急措施;官吏們死守律令,不敢開倉救災。於是才出現了逃荒要飯賣兒賣女的悲慘境況,並最終導致了怨聲載道亂民四起局面。李密開啟洛口倉分發糧食,暫時解決了當地百姓的吃飯問題。但他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沒有派專人負責。對於來取米的人,也不需要出示任何的憑證,取米的數量也不限,“各盡所能”,能取多少取多少。有的人很貪心,一下子裝了好幾袋,但離開糧倉後,就背不動了,只好隨意丟散在街道上。書上記載,從倉城到外城門,灑落在路上的米有幾寸厚,被車馬碾軋踐踏。而前來這兒運糧的各路人馬及其家屬有近百萬人。有的沒有容器,就用荊條筐來裝。我們知道荊條筐的縫隙很大,裝個土豆紅薯還行,如果用來盛米,那估計就要漏個不停了。所以在洛水兩岸十里範圍內,漏下的米到處都是。遠看上去,就像蒙了一層白沙。這簡直有點暴殄天物了。

但李密卻不管這些,他看到隨處可見的米糧,很是高興,對賈閏甫說:“這可以稱得上是足食了!”

沒想到,賈閏甫卻表達了相反的看法。他說:“國家的根本是老百姓,老百姓的生存靠的是糧食。現在老百姓所以像潮水一樣湧來,是因為他們賴以生存的東西在這裡的緣故。而有關官署卻毫不愛惜,這樣糟踏糧食,恐怕一旦米發完了百姓也就走散了,明公您又靠什麼來完成大業呢?”

李密一聽此言,如夢方醒,於是就任命閏甫為判司倉參軍事,負責管理米糧分發事宜。

李密因為打了幾次勝仗,就頭腦發熱起來,加上他聽說東都政府內將相不和,就認為短期內就可以拿下東都。但王世充專擅大權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重賞將士,修治器械,也在暗中準備謀取李密。當時,隋朝的軍隊缺糧,而李密的部隊少衣,王世充就突發奇想,請求相互交換。李密不知如何應對,就向部下問計。長史邴元真等人急功近利,加上還想在交易中撈點好處,就勸李密答應交換。但交換不幾天,李密就發現了問題:原來東都每天都有幾百人跑來歸順,但他們得到糧食之後,投降的人越來越少。李密十分後悔,於是就停止了交換。

其實我們都可以設想一下:沒有衣服可以湊合,但沒有飯吃那麻煩大了。所以拿糧食換布匹,無異於是一個十分弱智的決定。

李密在和宇文化及的作戰中,喪失了很多精兵好馬,士兵也疲勞不堪。王世充準備趁此機會進攻李密。他又怕大家不一條心,於是就讓左軍衛士張永通出來騙人:說他三次夢到周公,讓他轉告王世充,此次征戰,只要互相協助,就能取得全勝。為了把假戲做真,他還下令建了周公廟。每次出軍作戰,都先去祈禱一番。王世充命巫者宣稱周公準備命僕射迅速討伐李密,肯定會立大功,否則士兵都會染上疾病死去。王世充為什麼要這樣裝神弄鬼?這是有原因的,因為他計程車兵很多是楚人。楚人大多迷信,自然相信這種妖言,他們紛紛都請求出戰。王世充的計策取得成功,他從軍中挑出二萬多精銳,馬二千多匹。初十,出兵攻打李密。為了提振士氣,他繼續大搞迷信活動,在旗幟上都寫上“永通”的字樣。

十一日,軍隊到達偃師,駐紮在通濟渠南邊,然後在渠水上搭設了三座橋樑。李密留王伯當守衛金墉城,自己帶領精兵去偃師,以邙山為屏障等候王世充的軍隊。

李密集合將領召開軍事會議。裴仁基說:“王世充率領主力至此,他的老巢洛陽必然空虛,我們可以分出兵力把守各個關口要道,使他不能再向東前進,另外挑選三萬精兵,沿黃河向西進直逼東都。王世充回軍,我方就按兵不動;王世充再次出軍,我方就再逼東都。這樣,我方遊刃有餘,對方疲於奔命,肯定能打敗他。”

李密說:“您說得很好。我要補充一下,現在東都的軍隊有三點我們要重視:武器精良,這是一;決計深入我方,這是二;糧食吃完了想決戰,這是三。有鑑於此,我們要利用城池堅守,保持力量等待,對

目錄
什麼?女帝也是穿越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