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燈下隋朝 > 七十四、難兄難弟(1)

七十四、難兄難弟(1)(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

七十四、難兄難弟(1)

這裡說的難兄難弟,指的是竇建德和王世充。這兩位開始處得還不錯,後來王世充忍不住想過一把皇帝癮,就自立為帝。這下竇建德就生氣了。怎麼了?不打招呼就充起老大了。於是一怒之下,就和王世充斷絕了關係。不僅如此,兩家還掰上了:王世充侵佔了竇建德的黎陽,作為報復,竇建德則攻破了王世充的殷州。

從此,鄭、夏兩國關係不斷惡化,不再互派使節來往。等到唐軍逼近洛陽,王世充感到憑自己的力量難以招架,於是就派遣使節向竇建德求救。

竇建德不想搭理他,他的中書侍郎劉彬勸他說:“天下大亂,唐得關西,鄭得河南,夏得河北,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如今唐起兵攻鄭,從秋到冬,唐軍日見增多,唐強鄭弱,鄭國地域日益縮小,勢必不能久撐。鄭滅亡,夏也不能自保。不如放棄仇怨,發兵救鄭。夏從外襲擊,鄭自內反攻,前後夾擊,一定能打敗唐軍。唐軍退兵後,再慢慢觀察形勢變化,如果鄭可取就取鄭,合併兩國的兵力,趁唐軍疲勞,興許還能奪取天下!”

劉彬的分析堪稱真知灼見,竇建德也是個從善如流之人,於是答應王世充的請求,準備出師救援。

竇建德又派遣禮部侍郎李大師等人赴唐,請求唐軍停止進攻洛陽。竇建德的做法太單純了,派一介使臣就想讓李世民罷兵,無異於天方夜譚。李世民也很有意思,使者來了,他不說罷兵,也不說不罷,乾脆把他軟禁起來,讓他無法回去覆命。讓苦苦等信的竇建德,一直得不到李世民的準信。

對於竇建德來說,與鄭結好是正確的國策,畢竟唇亡齒寒嘛,但要求唐軍按兵不動就有點一廂情願了。

李世民不是傻子。

六二一年正月二十六日,李世民挑選一千多精銳騎兵,組成突擊隊。突擊隊隊員全部著黑衣黑甲,分為左右隊,分別由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統領。需要說明的是,李世民本人不是老躲在指揮所裡釋出命令的人,每次作戰,他都自任突擊隊隊長,親自披掛上陣,帶頭衝鋒。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領導帶頭拼命,所以一打起仗來,人人都成了拼命三郎。多數時候,是不戰則已,戰則必克。這支黑色的勁旅,可以說就是唐軍中的一支特種部隊,猶如一把尖刀,總是在最關鍵時候給敵人的心口狠命地紮上一刀。這支部隊自組建以來,所向披靡,令敵人聞風喪膽。

話說這一天行臺僕射屈突通、贊皇公竇軌帶兵巡行營屯,突然與王世充遭遇,交戰失利。危機時刻,李世民帶領黑甲突擊隊隊趕到,一番廝殺,王世充大敗。唐軍俘獲王世充的騎將葛彥璋,俘虜殲滅了六千多敵人,王世充狼狽逃跑回城內。

王世充的太子王玄應率領幾千人,從虎牢運糧到洛陽。李世民得到信報,就派遣將軍李君羨截擊,大敗王玄應的運糧車隊,王玄應隻身逃脫。此戰不大,但從此切斷了王世充的後勤供應線。

如此,洛陽與外界的聯絡被基本切斷,成了一座孤城。

李世民派宇文士及回朝上奏李淵,請求進攻東都洛陽。

李淵對宇文士及說:“回去跟你們秦王說,這次攻打洛陽,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進城之後,隋朝皇室的車駕儀仗、圖書簿籍以及甲仗器械,都要悉數收繳,集中管理。其他的男男女女玉器布帛,都用來分賜給將士們。”

聽清了吧:男男女女和玉器布帛一樣,都是賞賜物品。

交戰的雙方有勝利者和失敗者,但對於老百姓來說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解放”和“淪陷”往往都是官方的說法,對於一般草民,你感受不到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亂世男女,一如水中浮萍,誰都無法操縱自己的命運。

十三日,李世民將軍營轉移到青城宮,工事尚未修好,王世充就率二萬兵馬從方諸門而出,然後沿著舊馬坊的牆垣溝塹,近水抵禦唐軍。

李世民讓精騎在北邙山列陣,自己登上北魏宣武帝陵觀察鄭軍。他說:“王世充深陷困境,他現在傾巢而出,是想抱著僥倖心理賭一把。今天給他點厲害,以後他就老實了!”

李世民隨即命令屈突通,率領五千步兵發起進攻。臨行前告訴屈突通道:“軍隊一交鋒立即放煙火。”

燃煙就是發訊號。李世民看到前方煙起,立即帶領騎兵向南衝擊。

李世民身先士卒,勇猛拼殺,很快就與屈突通合兵一處。

-----------歷史原來可以這樣讀♂絲♂路♂文♂學♂網*♂.su♂ns♂il♂u

目錄
快穿之年代旅行記末世追妻攻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