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王彌投漢 劉琨退敵(第3/3 頁)
11歲的冉瞻勇敢地挑起了領導這支“乞活軍”的重擔。冉瞻帶領所部乞活餘部繼續與胡人英勇戰鬥。(石勒殺死了乞活軍頭領為汲桑報了仇,後來這個冉瞻的兒子冉閔作為“乞活軍”頭領的後代,他又殺了眾多胡人,幾乎滅絕了羯族。這是後話)
石勒隨即轉而進攻信都(河北冀縣),殺了晉朝冀州刺史王斌,並連敗多名趕來支援的晉軍將帥。劉淵因此提升石勒為鎮東大將軍。
石勒打仗連連獲勝,但是,劉聰進攻幷州就沒這麼幸運了。因為他遇到了一個強硬的對手——歷史上有名的愛國志士劉琨。
這天,匈奴騎兵三萬多人馬在車騎大將軍劉聰的帶領下,氣勢洶洶地殺奔幷州,消滅了周圍的散兵遊勇之後,大兵迅速包圍了晉陽(今太原),他們知道幷州刺史是劉琨,但是不知道劉琨還是個很有才能的將領。
說起劉琨,大家應該相當熟悉,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聞雞起舞的“先行者”之一。西晉文學家、音樂家、軍事家。“金谷二十四友”成員之一。西晉著名的愛國將領。
能成為一“家”就了不起,人家佔了三“家”,可見劉琨是個非同一般的人物。
當時晉陽城裡守軍不過兩千,劉琨一面調集軍隊準備死守,一面派人出城求援。劉琨心想,如與敵軍硬拼,敵眾我寡,必然兵敗城破,還是先等等援軍吧。可是過了七天援軍仍然未到,城內糧草不濟、兵士恐慌萬狀。
劉琨登上城樓,明月之下,俯視城外敵營,苦思對敵良策。他久久凝視遠方,英雄的胸襟,寂寞的壯懷,情不自禁發出一聲長嘯。慢慢地他藉著皎潔的月光,發現匈奴兵有些騷動——“哦,看來是我的長嘯驚醒了他們。”
這一下啟發了劉琨,忽然他想起“四面楚歌”的故事:“嗯,對了,咱也這麼辦。”
於是劉琨叫人取來匈奴人最喜愛的樂器——胡笳,朝匈奴兵營吹奏起來。劉琨本來就是個音樂家,他自己彈奏的胡笳曲是那麼悅耳動聽,又是那麼哀傷悽婉,就像是年老的慈母在呼喚久別的孩子,又像是年輕的妻子在思念在外的丈夫……
劉琨精通音律,他創作的作品稱為《胡笳五弄》,包括《登隴》、《望秦》、《竹吟風》、《哀松露》、《悲漢月》五首琴曲,琴曲中融入胡笳音調,描寫了塞外荒漠蒼涼的景象,抒發了思鄉和愛國之情。
《胡笳五弄》一直流傳到唐代,當時的著名琴師趙耶利,曾將它們加以修訂並編入譜集,現存唐人手寫的《幽蘭》文字譜後列有這五個曲目,唐代盛行的《大胡笳》、《小胡笳》也有可能是吸收了《胡笳五弄》的藝術成果,曲中也包含著胡笳音調。
劉琨一遍遍地吹奏著他創作的的樂曲,連他自己也被感動得流下了熱淚。這時,忽然有人發現匈奴兵營有了動靜,傳來“嗚嗚”的哭泣聲。
“報告劉將軍,敵營有人在哭。”衛兵報告劉琨。
劉琨說道:“有效果就好。命令會吹卷葉胡笳的軍士全部到城樓上來報到。”
於是劉琨很快組成了一個胡笳樂隊,朝著敵營那邊一遍遍吹起了《胡笳五弄》。他們吹得既哀傷、又悽婉,匈奴兵聽了軍心騷動。他們的哭聲更大了。
第二天一早,衛兵趕來報告:“匈奴兵已經全部撤走了。”
劉琨聽了,好似卸下了千斤重擔。
原來,胡笳本來流行於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只不過是被漢族將領、音樂人才劉琨刺史發揚光大並加以利用了。昨夜劉琨的胡笳曲勾起了匈奴人的思鄉之情,並很快感染了大部分將士。儘管大將劉聰對他們百般打罵,勸說,但是他們依舊思鄉心切,士氣低落,有人還結夥逃回去了。大將劉聰眼看將士們已無心作戰,就下令連夜撤兵,退回家鄉去了。
憑著一首胡笳曲子,救了一座孤城,劉琨胡曲退敵的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
給讀者的話:
王彌、劉琨後來都是石勒的強敵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