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內丘洗腸 指點迷津(第1/3 頁)
石勒大軍打到了信都,驚動了附近大小州縣。
近來他的“君子營”裡又增加了新俘獲的或者主動投奔的“知識分子”,他們都來自冀州、信都一帶,包括郭殷、程琅、徐光、程遐、王波、郭榮等一批智囊精英人物——充分說明石勒具有戰略眼光,這些人在建國前是謀士是將軍,建國後則是股肱之臣,成了後趙的頂樑柱和奠基石,為他的後趙建國和治國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石勒妻子劉二丫發現新來的程遐有個妹子,很是漂亮賢惠,便主動向石勒提出建議,讓石勒收納“二房”。石勒當然高興壞了——攤上這樣心胸寬闊的老婆,就是有福啊!
石勒老婆除了幫助老公討小老婆之外,還負責為老公和自己發展下一代,積極培養接班人:在生養了一個兒子(石興)的基礎上,又抱養了一個男嬰,取名叫石堪。
在石勒妻子劉二丫的親自張羅下,石勒和程氏很快“成其好事”。
有了新媳婦,石勒幹革命工作的勁頭當然更足了。
從信都往西邊走沒多遠的中丘(今河北內丘),張賓正在中丘的龍騰山上游山玩水。
張賓(?—322年),字孟孫,東晉後趙趙郡南和(今邢臺南和)張相人(乾隆十四年《南和縣誌》),一說邢臺內丘人。十六國時期後趙大臣、著名謀士和政治家。張賓胸懷大志,謀略過人。
張賓的父親張瑤,曾任中山太守。張賓自幼好學,“博涉經史,不為章句,闊達有大節”(《晉書?張賓載記》)。他常對其兄弟說:“吾自言智算鑑識不後子房,但不遇高祖耳”(《晉書?張賓載記》)。為五胡十六國第一流的謀士。
張賓曾在劉淵的帳下擔任過高階參謀,很受皇帝劉淵的器重。但是不知為什麼,忽然之間就被疏遠了。咳,真是“高處不勝寒”啊!一句話一個事兒,不對領導心思,就會導致感情“破裂”。這裡頭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各種因素。說不透的玄機,莫名其妙啊!
莫非劉淵多數依靠的是匈奴文武官員,像他這樣的漢族小吏,根本得不到信任和重用?莫非有人在其中挑撥是非,向劉淵進了讒言?劉淵一紙詔書命他擔任中丘王帳下都督,他一頭霧水,不知為啥這樣安排——這明明就是充軍發配嘛。於是他長時間鬱郁不得志。儘管走馬上任了,但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消極應付唄。
所以張賓一直鬱鬱寡歡,後來就病了,這一病就是半年,他的官職也被免去了——對於官職的丟失他倒並不在意,倒是感覺優哉遊哉,樂得自在。真的是“無官一身輕”嗎?也不是。他心情很鬱悶,平日裡不是看書,就是下棋,再就是寄情山水,尋求心靈的寄託。
今天他又信步登上龍騰山,鍛鍊身體,磨練意志,把自己放歸自然。
他爬到山頂,走過扁鵲廟,在山頂極目遠眺,望西南,襄國城(今邢臺西南)彷彿就在腳下,望西邊是綿延不絕茫茫蒼蒼的太行山脈,再看東、南、北方,是一望無垠的千里大平原,他從心底裡感嘆了一聲,壯哉!我們的大中華。但是緊接著就是無盡地憂思:可惜呀,戰亂四起,生靈塗炭,刀光劍影,無止無休……唉!在這壯美的天地間,在這慘絕人寰的爭鬥中,自己真是太渺小了,有志難伸,無能為力啊!
感慨良久。
眼看夕陽即將西下,他才開始下山。
“這裡風景不錯,進扁鵲廟燒個香吧,聽說很靈的。”
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來。
咦!什麼時間身邊多了個人呢?他渾然不知。
他扭頭一看,是個僧人,看樣子年歲已經不小,大約七八十歲的樣子,但精神矍鑠。
“嗯……是挺靈的,扁鵲是個好大夫,不過我沒病,不用上香。”
“在山清水秀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也能祛病健身,益壽延年。”
“是的,我經常在這裡遊玩。咦!幾天沒來,這裡怎麼多了塊石頭?呵呵,還有題字?叫洗腸淵。嗯,名字不錯,含義豐富婉轉——不明說這裡清冽甘甜,卻說能‘洗腸’,嗯,不錯不錯,別緻新穎,意境深邃,名字改得好,妙哉!”
於是二人就這樣聊著,一邊走著。
又往前走了幾步。
來到了半山腰,一條小河邊。
只見老人家,脫下上衣,蹲在小河邊,手往左乳下一摸,就掏出了一掛腸子。
張賓看見這麼大年紀的僧人,掏出了腸子,大吃一驚:
“老人家,別玩兒命,趕緊放回去!”
僧人哈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