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十四章 十里街仁清因果環(第1/3 頁)
要知“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雲”,方可知因果而識人情。
話說甄士隱得了辦法一夜好夢,次日便遣了家人霍啟前去葫蘆廟請來賈雨村,賈雨村原是要等候商販前來取信,不得已便委託年輕和尚幫手,給了幾文錢了事。
一到甄士隱的書房,甄士隱便是連連道喜,弄得賈雨村一頭霧水,連忙作揖詢問:“晚生不解,敢問老先生所道喜為何事?”
甄士隱將欣新任縣令之事告知了賈雨村,並且還想推薦他給縣令,於是笑問道:“是否為喜呢?”
一聽這事,賈雨村也暗自思量了下,想著靠寫字存錢進京考試難矣,不如應了甄士隱的話,去縣令那當一年半載的差,來年赴考也輕鬆些。
見賈雨村久思未語,甄士隱又開口說道:“賈兄,老夫向來不愛官道之事,但賈兄如此才華來年高中後亦是走官道,不如先是學習揣摩一番,以後也便宜行事。再者賈兄也解了老夫之困,自是不會虧待的。”
“老先生何出此言,晚生能分擔老先生之事,豈不是晚生之幸。”賈雨村朝著甄士隱拱了拱手,言下之意是認同甄士隱的說法。
甄士隱形喜若狂,一面喊著家人下帖子給新任縣令,又讓賈雨村也寫個拜見帖子,一同送去縣令處。
不消片刻,便得縣令的召見,賈雨村又驚又羞,說是要外出尋一套乾淨衣裳去見縣令,被甄士隱止了腳步,說是昨夜甄士隱夫人封氏與一丫鬟連夜趕得一套新衣,此刻剛好可與賈雨村更換會客。
賈雨村一看甄士隱一家對他如此情深意重,便也不推辭,換上合身又舒適的衣冠,隨著甄士隱去到了縣令處。
到了縣令處便是一頓奉茶,原以為要等上幾刻鐘,誰知沒多少功夫,新縣令便穿著一身鸂鶒紋官服、頭戴一頂大帽子銜素金珠子,腰上還繫著腰牌,上面刻著姓名、官位等資訊,更妙的是雕刻樣貌特徵卻有十分準確的八字鬍子。
縣令一邊把著自己的鬍子,一邊揮手讓甄士隱、賈雨村免禮,樂呵呵地說道:“剛與何兄交接清楚,今日當上任第一日,便迎得貴客啊。”
甄士隱兩人自然是謙虛謹慎應對,怕縣令不解賈雨村的來意,甄士隱連忙請示縣令另尋一處先行交談,留下了坐立不安的賈雨村。
賈雨村雖說中舉後也曾在胡州拜見縣令,但胡州卻不如姑蘇繁榮昌盛,這縣令處就大有不同,不似甄家的別緻風雅,更是氣勢宏偉得很。賈雨村一邊候著,一開始的格格不入漸漸消散,反而生出一股如此才是的自然感。
談論了許久才出來的兩人都是臉帶喜色,縣令更是喊上僕人擺席請客,誰知這時門房遞來一封信,縣令一拆讀完便吩咐道:“既然是京城賈府來的廚房婆子,便讓人安排照料。”又想到要擺席,又連忙說:“讓她也炒上幾道拿手菜,給甄先生、賈舉人一同品嚐京城的味道。”
一聽京城來的廚房婆子也能拿信引薦,倒也一番趣味,甄士隱笑著說道:“不想如今廚房幹事都要引薦信了。”
縣令只是笑了笑,解釋道:“不過是憑藉著主人家好心,寫封信好通路罷了。我在京城住慣了,苦惱來這吃不慣,恰好他們來了自然好安置,也不算什麼大事。”
一旁的賈雨村心裡一動,想著何止普通人家憑藉封信便謀得好工,官道上難道不也如此?
“賈舉人也姓賈,不知與京城賈府有關係嗎?”縣令這般老油條般沉浮官場之中的人,理所當然下意識地聯想一下,便開口問道。
賈雨村向來獨自一人,看著縣令探究的眼神,心裡卻是有了一番主意,反問道:“自東漢以來,賈姓支派繁盛,各處皆有。倒不知縣令大人所說京城賈府是哪一支?”
縣令略思,說道:“他家原是金陵人士,先祖寧國公和榮國公。”
“啊,原來是他。雖說寒族人丁不足,卻與榮國一支同譜。只是如今他家顯耀,我們何苦去攀扯,自然也就越發疏遠。”賈雨村笑著說道。
縣令聽了後眼睛不住地打量賈雨村,見他面貌堂堂又才華橫溢,又問了庚辰記在心裡,自然也有一番較量,剛好酒席擺好,便呼喚他們兩個一同吃喝聊天,完畢散場。
而甄士隱為了哄得縣令不再糾纏他,除了舉薦了賈雨村,口頭保證需要他時自是不留餘力,更是送了一尊小金像彌勒佛,這才讓縣令心滿意足地大手一揮,便寫了賈雨村的就任書。
賈雨村被請去縣令處,正是縣令就任第二日,例須到縣學裡去謁拜孔子的牌位,並召集秀才講書,等著縣令從縣學裡舉行了這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