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悄然上綱上線(第2/2 頁)
即便是在鄉下,鴻運衣服廠又荒廢多年,也不是他和徐帆現在能夠隨便買得起的。
“沒有。”
徐帆道:“我就是想問問你覺得那裡怎麼樣,到底幹不幹,我還沒拿定主意呢!先去考察考察具體要多少成本再說。”
徐銘微微挑眉,“他那裡要空地有空地,要車間有車間,只要價格不貴,我覺得沒問題啊。”
徐帆笑著點頭,“那我這兩天就去考察考察流水線去。”
其實像是臘魚臘肉、紅薯粉、山棗糕等這些農產品,完全可以手工製作。
鄉下都是這麼幹的。
但是做產業自然就要不同。
他不得不考慮人工成本和機械成本哪樣更划算的問題。
真要是全部請人手工製作,那人工成本可能就高到天上去了。哪怕打著再綠色、再環保的標籤,價格太貴,消費者也普遍不會買賬。
和徐銘彙報彙報了這事,徐帆便鑽進了書房。
只開啟電腦後,卻也沒有碼字,而是在新媒體協會和新階聯的群裡發了兩個紅包,問起誰知不知道江縣哪有做農產品的廠家。
他之前線下的合作方,還真沒有過做農產品的。
胡文那辣魚產品,算倒是算,不過應該歸類於零食,徐帆暫且還不做那方面考慮。
他和許夢瑤手裡就那麼些錢,即便要做這事,也不可能一步就全部鋪開的。
先看看哪些產品的流水線成本低,然後再綜合市場需求、利潤情況等等,挑出來兩到三個品進行生產,這就是徐帆的打算。
有紅包開路,兩個群裡邊都很快有人冒泡。
徐帆如今在這兩個群裡無疑是知名人物,冒泡的人都以為他是要尋求線下合作方來著,都在群裡介紹起自己認識的老闆。
還有直接說可以帶徐帆過去談談的。
徐帆連忙說:“沒有沒有,我就是想去考察考察。”
在群裡聊了好半晌,收穫不少。
江縣做農產品的大廠沒有,但小廠家卻是有不少的,只是徐帆之前不知道而已。
徐帆拜託群裡那些認識老闆的人給自己牽橋搭線,說是這兩天就去考察學習。
然後還加了幾個老闆的綠泡泡。
就這樣,鄉下創業的事情,其實已然算是在上綱上線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