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脫胎換骨(第1/2 頁)
“鐵老!周工。”
“劉董!”
劉浪上前,雙方握手後。
周東陽帶著劉浪進入生產區,當初劉浪第一次到車間內,就被鋼廠混亂的管理驚到,但是這一次,再進車間。
車間裡的髒亂差完全看不到。
窗明几淨,鋼廠的內部,都用清晰的黃藍線標註。
所有工人,都穿著藍色的新制服,帶著安全帽,在產線上,有條不紊的操作著,光是看著,就有種賞心悅目的工業之美。
和一個月前相比。
何止是天壤之別。
廠辦有人出來,手裡拿著圖紙。
劉浪看到,喊了一聲:“師父!”
姜偉聽到,轉過頭,連忙跑過來,撓了撓頭:“劉董,你別寒顫我了,我哪裡能當你師父。”
劉浪哈哈大笑,攬著姜偉的胳膊:“怎麼不是師父了,我在工廠,你教我不少呢,在鍊鋼上,你當我師父綽綽有餘。
怎麼樣,這個生產部部長當的,還行嗎?”
鋼廠改制之後,原來的五大車間上面,成立了全新的生產部,負責工廠的生產管理,而姜偉被劉浪提拔為了生產部長。
級別比起以前的工段長算是連升三級了,薪資也翻了三倍。
周東陽道:“姜部長,給劉董彙報一下。”
“好勒!”
姜偉滿面紅光,說道:“劉董,您看,我們根據您的提議,吸取了國內外現代化鋼企的經驗。
現在五大車間,全部經過了整改。
首先車間內部,裝置、工具、原材料等要求集中放置,以便快速、方便地進行作業。車間各區域之間要滿足條件的聯絡,以便於各個車間之間的聯動。
第二,車間內的動線要短,精簡流程。節省工人的時間和精力,提高生產效率。同時,要儘量減少工人與物品之間的衝突,以確保工作安全性。
第三,改建了許多配套設施。
車間增加了洗手間、更衣室、吸菸區等人員生活和工作條件。這些軟設施可以讓員工更好的工作,增強生產效率。
再加上職工培訓,進行技能考核大賽。
工資和績效掛鉤。
現在咱們工廠的效率大大提升了,我就說幾個數字,去年咱們工廠的人均年產鋼只有59噸,這個數字,甚至遠不如當年鐵叔在的時候鋼廠的效率。
九十年代後期,鋼廠就做到了人均年產鋼150噸的效率。
這些年,鋼廠的技術升級了,人均產鋼效率卻大大降低,透過這一個月的整改,我們的效率提升了兩倍。
經過預估,已經接近了人均年產150噸左右。
這還是人手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工人還有一半技術沒有達標的情況。
只要經過不斷培訓,提升技術,再招收人手,我有希望在年底讓人均產鋼效率達到200噸以上。”
“好,乾地不錯!”
劉浪用力的拍著姜偉的肩膀。
雖然即使達到人均年產200噸,和那些一流鋼企動輒人均破千的效率無法相提並論。韓國浦項鋼鐵公司人均產鋼更是達到恐怖的4000噸。
但對於武康鋼廠這樣的小鋼企而言。
已經是值得稱道的數字了。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這只是剛起步而已,劉浪對未來充滿信心。
他轉過身,拉住鐵衛國的手:“舊貌換新顏啊,鐵老,這一個月,真是辛苦你了,還有周工,眼圈都熬黑了。”
鐵衛國擺擺手,嗓門很大:“辛苦什麼,我們都是幹些粗活,鋼廠能順利改革,有現在的起色,你才是最大的功臣。”
鐵衛國只是耿直,但是社會閱歷,絕對豐富,尤其這麼多年,被打壓,從鋼廠離開,經歷的事多了,更知道,鋼廠最難的不是內部整改,而是外在的各種壓力。
劉浪對鋼廠改革,第一刀,就是把葛天寶等蠹蟲清理掉。
但這些人,是鋼廠背後許多利益鏈的代言人而已。
葛天寶和一眾鋼廠管理層被抓,劉浪這一個月內面對各種抨擊,打壓數不勝數,但是他扛下來了。
而且,還透過關係,從市裡貸下來一筆三千萬的款項。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如果沒有這筆新資金的注入,武康鋼廠賬面上那點錢,根本不夠鋼廠重啟,他們就是有再大的能耐也施展不出來。
劉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