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萬般皆為求長生(第1/3 頁)
呈願臺上的敖伯玉開始飛快的處理一樁樁香火願。
求願的香火願中,求官、求財、求子、求壽的,一律不管,許官會干涉因果,許財要借他自身錢運,許子的話,自己還沒那個本事,要動用師父的香火力,求壽容易擾亂地府。
求治病的,只要不是為惡者,統統允了,到後面,敖伯玉甚至懶得用丹藥,畢竟煉丹還要花費時間,直接將療傷的靈藥搗碎了,裹成個草丸子就是了。
求雨的更易,自己本就是龍族,生下來一分修為沒有,就能聚雲控水,此時成仙,更是手到擒來。降雨要天庭賦予權柄,而飛廉雖為上古風伯,卻沒有在天庭當職,但上古時黃帝分封眾臣,此地算是飛廉封地,自然也能用降雨權柄。
就是多少有些前朝劍斬本朝臣的味道,畢竟黃帝早已不是天下共主,不過敖伯玉壓根沒在乎這些。四部州的事就夠天庭忙了,哪還有心思管這地方。
至於許願的香火願就更復雜些。
許願後,若是願成了,還需還願,就比如李大以一頭牛許了保福,若他這次出行安全,就要拿牛來換。
不過大多都是今後日夜祭拜香火這種,甚至有些吃白食的,願成了,也不還。
敖伯玉稍一檢視,就發現有不少這些的,都是多年前的,六師兄于闐也懶得去管這些,只會重點看殺妖的修士與殺人的妖魔。
敖伯玉正好要煉化體內的霞光靈炁,只需分一縷心神去就是了,故除了允願,也去罰一罰人。
不過敖伯玉大多時候也只是管求治病的。
隨著越來越熟練,敖伯玉發現神魂中的三相也有妙用,可以分一縷心神去處理各種香火願,這樣一來,同一時間,可以允四個願。不過敖伯玉還是不願意繼續修行那《三十二相經》。
一個月後,除了那些求官求財一類不允的,敖伯玉處理十餘萬樁香火願,散去的靈藥怕是能堆一座小山,不過那些一二品的靈藥,今日種,明日就長一片。
若不是小鼎在,誰能經得住這樣敗家。
自觀功德之氣時,敖伯玉發現有一股淡黑色,黑色亦被稱作玄色,看著頭頂淡玄之色,敖伯玉並未有什麼感受,好似天道壓根不理會他這點殷勤一樣。
這日,敖伯玉沒再去呈願殿,而是聽師父講道。
與眾弟子講道後,飛廉又與敖伯玉講了許久《化龍書》之道,這才問起香火願得事情。
敖伯玉這才粗略講了講,飛廉聽後有些疑惑道:“為師常聞龍宮多寶,不曾想靈藥一類也如此多,你竟散去這許多。”
敖伯玉雖不想瞞師父,但小鼎實在是太過逆天,萬不敢讓第二人知,便道:“我兄長上次來,確實帶來了不少靈藥,徒兒見大多都是一二品的靈藥,也用不上,就都拿去給那些凡人治病了。”
飛廉也沒多問,滿意笑道:“是好徒兒,但你可知,救十人之功德,也不如除一業力纏身之魔,你雖散去如此多的靈藥,但功德之力只是淡玄。”
“徒兒倒也未想著計較這些,只是師父,徒兒聽那俗話講,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難道是假的嘛?”敖伯玉問道。
“即是俗話,自然有真有假,此話出自《佛說罵意經》,經書有言:“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人得好意,其福難量。
其經書中還言:殺有九輩,罪有輕重,寧殺千頭蟻,不殺一頭蠅,如是上至人,殺大得罪益大。後人添改,成了句俗語,也算是引善向善之言。
但事實上,救一人,若是他不做惡事,倒也罷了,若是你救之人為惡,那你也要擔一份惡果,雖不是全部的惡果,但積少成多,也有影響。
誅魔卻不同,業力纏身者,殺之就可得功德,功德之力妙用極多。故而修行之人亦說救十人不如殺一魔。”飛廉答道。
“師父您還會佛理哩?”
飛廉隨手拿了戒尺,打了敖伯玉一戒尺,才道:“也不知小龍你為何排斥佛法,那伊存雖可惡,你日後就算要與他清算,也不必不修那《三十二相經》,那法也頗為玄妙,若能修得有成,管你有大受益。”
敖伯玉這才如實道:“徒兒只是覺得道法高深,無需修他教之法。”
“你這是不明不知,原始之佛法,何其妙也。今日為師便與你講一講禪。”
“願聽師父解惑。”敖伯玉道。
“原始之佛覺,依著為師理解,可分為七,為:輪迴、無我、無至高、諸行無常、眾生平等、涅盤寂靜、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