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住家得道(第2/3 頁)
一年後,通玄牝闔闢。
緊接著為四知巽風坤火。
所謂巽風坤火,前雲橐龠風生,即巽風也。巽順也,順其自然也。巽下斷,陰氣發於下,謂之巽風。巽風即生,坤火必燃。因雲,“坤居下為爐”,非猛烹極煉,則不能出爐。“乾居上為鼎”,非倒行逆施,則不能升鼎。所以火非風生不能運動。故曰:“起巽風,運坤火,入黃房,成至寶”是也。
簡單來說就是講內丹術的要領之一,內丹術本身就是以人體為鼎爐,丹指人體精氣神結合而成的產物。
人體內迴圈執行的經絡比作內丹修煉的通道,在人為的精神意識控制下,利用體內靈炁推動,將人體之精氣經過周身迴圈的修煉,使精、氣、神凝為金丹。
以達到“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天人相應。
此時的敖伯玉也算是煉丹入門,對於此一“知”修行得倒也快,再加上前面兩境都是大圓滿境界,不到一年就修成。
三知橐龠風生。
橐龠乃爐匣韝管之物,往來不窮。即學人調息綿綿之後,用之不勤,方為真橐龠。仙翁所謂,“天地以陰陽為橐龠,人身以玄牝為橐龠”也。橐龠風生,即是內呼吸。
有玄牝闔闢為根基,敖伯玉花費了三年時光,就修得“知橐龠風生”。
若是按照龍宮老師教導,此時的敖伯玉可以開始修“知玄關一竅”,但敖伯玉心有遠志,自然要全知全通。
二知閉關之開。
此處的關者,指陰蹻之穴,在尾閭前陰囊下,洩精之路也。閉者趺跏之時,以腳根抵之,此關既閉。按閉關陽生之後,不使真氣下行。諸關漸開,諸脈則開通,閉即開者,留此真陽之氣,方能開通關竅也。此閉彼開者,乃留真氣以通諸關也。一脈通則諸脈皆通,所以溯流直上泥丸頂,關節才通便駐顏。又曰“常使氣通關節透,自然精滿穀神存”,關節既通,正氣流行,邪氣自退,穀神焉不得存!
這也是禁慾的原因之一,但並非所有修士都會禁慾,有些門派甚至仙人也會提倡陰陽相配,二者相包,更能得道。
比如龍族就沒這規矩,所以連龍宮教導的老師都是告訴敖伯玉,儘量修行其餘五“知”,此一知可不必理會。
禁慾與不禁慾修士若是開辯論會,恐怕能吵幾百年,以敖伯玉目前的修為和對道的理解,自然是不敢說那邊對,但既有道可求,自然是道為先。
只是此次修行,足足用了十年,這還是敖伯玉前兩境的基礎無比牢固的情況下,也花費了這麼多時間。
但相比“知玄關一竅”,這還要算輕鬆的了。多少修士終身都困在“知玄關一竅”而不能寸進,不通“知玄關一竅”,也就無法進入下一境,百年後,也是一捧黃土。
玄關一竅為九竅之一,亦人得之而為性命之根,即中宮一寸二分是也。但不可以形跡求之。
玄光一竅又號無虛之府,清靜之鄉,內有真陽之氣,自有生之後,散之於一身。
故曰:“一點真陽,秘在形山,不在心腎,而在乎玄關一竅。”
原著中,太白金星曾言:上聖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這玄關一竅。
這所謂的“通”是有一定的標準的,如同水流,溪流是流,河流亦是流,甚至於海流也是流。
最差也要靈炁如小溪般連綿不斷的“通”。
至於最好的,敖伯玉還沒法去理解,或許是孫悟空那般的資質吧。
詩曰:幾載修真洞里人,只憑啁哳報天明。
二十載歲月如流水般而過。
“總算是成了,雖只是河流之通,但已經難以再進了,若是想要提升,只怕還在那《九轉靈竅丹》上。只是別的幾味仙藥,我或許還有機會能收集到,但那蟠桃我如何得到呢?”敖伯玉自語道。
隨即也不多想,既然已修得住家境的道,接下來就要提升修為了。
既得了此境之道,修為提升起來就簡單許多了,加上敖伯玉有無數的靈藥隨意取用,更是方便。
不到五年,靠著無數靈藥,敖伯玉從住家初境達到圓滿之境,要入金丹,需要的時日也不少,繼續留在此處也沒有意義,故打算回家路上再衝擊金丹。
臨行前,敖伯玉打算多多收集這大夏的靈藥,畢竟來這一趟也不容易,來日或許能用得上。
敖伯玉所在的新塘國有一鄰國,是大夏最大的國度,喚作肅慎國,此去是為肅慎國的雒棠仙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