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內情(第1/2 頁)
這些事情顧長水都清楚,立即道:“沈縣令今年二十五歲,出自河東沈氏大家,平時要喝酒。
沒有妻妾,但有婚約,聽長隨大哥說是有事誤了婚期,現在身邊只有一個丫鬟伺候。”
說到最後,他的聲音低下來:“聽說那丫鬟是從小就在縣令房裡伺候的。”
顧沐雲抿唇笑了笑,水萍眼裡沒有了光芒。
翠青在旁邊整理小姐的衣服,聽到這話驚道:“這不就是王小嫂子嗎?”
是啊,這是另外一個王芳草。
說是奴婢,其實就是從小陪同長大的童養媳,當然又叫通房丫鬟。
顧長水也覺得不妥,那個婢女他見過,天冷時來書房給沈縣令送過熱紅茶。
雖然是丫鬟,但對他們幾個雜役的態度像主母……
這一次,四個人像是朋友,談論了很久,從各方面考慮婚姻的價值,雖然說得磕磕碰碰。
顧沐雲還是把沈知秋的情況,當成範例分析給大家聽。
沈知秋出身高門大戶,不僅有婚約,身邊還有一個相伴十五年的婢女,這正妻和青梅竹馬相遇,必定有紛爭,反正不是顧家這樣的姑娘能玩得轉。
而且還出身大家族,不說其他,就顧家這樣提不上臺面的家族,東西兩院幾代人就遍地雞毛,要是再有名門望族的規矩,真是人怎麼死都不知道。
據顧長水講,沈知秋的脾氣秉性執拗,有些書生意氣,初入官場經驗不足,縣裡政務被幾個像顧檀亦這樣的老吏壓制,索性躲清閒,經常在書房讀書習字。
只等三年太平官做下來,就會另調一處,那地方有岳家準備過。
這話當然也是長隨大哥說的。
等沈知秋一走,縣衙必定人事浮動。
現在書房裡除去顧檀亦安插的顧長水,還有其他人塞進去的雜役,互相盯梢。
顧長水道:“有小姑上次提醒,現在我啥事不說,四爺爺要問,我就撿大家都知道的說幾句,每天只做沈縣令吩咐的事,沈縣令也經常單獨抽我功課。”
說到這,顧長水就撓頭,被縣令盯著背書,他真是感覺比在碼頭扛麻袋還累。
顧沐雲嘖嘖: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還有一個同樣是鐵打的,那就是書吏,也鬥得最兇。
現在誰都沒有再提沈縣令的事,沈縣令有婚約,那就沒有下文。
第二天一早,顧沐雲簡單吃過飯就直接去了廟會。
不用早上趕路,今天她到義診醫棚就來得早些,杏林堂的人還沒有到。
把寄放廟裡的小爐拿出來,水萍剛生上火,一個男子就站到水萍身邊。
那人年紀十五六歲,麵皮白淨,羞澀靦腆,先是對水萍施了一禮,然後才道:“不才聖手堂弟子張周,昨天見師妹用小爐煮針,想請教一下是何用途?”
顧沐雲的針具一直都用沸水煮著。
現在用的針具不是一次性,在這消毒不嚴的時代,雖然自然界的病菌相對少,可一套針你用罷馬上我用,就怕交叉感染。
這樣煮一下,就能減少很大一部分風險。
聽到有人喊自己“師妹”,水萍臉紅了紅,轉身跑到顧沐雲身邊:“師父,這人想學消毒。”
顧沐雲早已經看見這一切。
人家禮貌請教,顧沐雲也不藏私,把煮針的道理詳細說了。
說實話一套針就這樣大家用,她看著心裡發慌,逢人就說蒸煮。
在她的勸說下,杏林堂的楊師兄現在給人割瘡,使用的刀子都要蒸煮才用。
張周好像是想聽仔細些,距離顧沐雲和水萍很近,一雙桃花眼眨呀眨的:“顧郎中,聽說你以前是在尚醫局學的醫術?”
“嗯,是尚醫局學的。”顧沐雲坦蕩回道。
此時,聖手堂那邊傳來幾聲怪笑,是學徒們都來了。
有人高聲道:“大家都來看,張周想娶媳婦!”
“師父來了,張周你還不快回來,小心挨罰。”
張周的臉更紅了,趕忙對顧沐雲點點頭:“多謝顧郎中。”
然後一溜煙跑回自己所在的醫棚。
水萍微微低著頭,依然專注面前那小小的爐子。
若是放在從前,當有陌生人主動與自己搭訕時,她或許會感到一陣羞惱,臉頰瞬間飛上兩朵紅雲;
又或許會像那些話本子裡描寫的一樣,對眼前之人一見鍾情,心中泛起絲絲漣漪。
然而,經歷了昨晚大家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