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書呆子沈知秋(第1/2 頁)
來人正是孝泉縣令沈知秋,他也是來逛夜市的。
這話當然只能聽聽。
顧沐雲行過禮就站到一邊,沈知秋二十四五的年紀,濃眉大眼厚嘴唇,相貌普通但官氣養人,舉手投足間自帶非同常人的氣質。
他看看瓷器攤位,又看看水萍抱著的筆筒,笑著道:“顧姑娘是要選筆筒?”
今天聽顧柬書說廟會上的義診人數眾多,很受百姓歡迎,其中顧家也有人在其中,還是顧長水的小姑姑。
沈知秋有了興趣,結果沒有見到人,沒想到會在夜市上遇到。
顧沐雲點頭:“平時用筆的時間多,想要一隻方便拿用的筆筒。”
沈知秋對著這些瓷器打量,搖頭:“這些都是粗瓷劣陶,擺不上臺面。”
他書房裡都是正經好品,這些東西看不上。
聽沈知秋這樣說,攤主可就不樂意了,生怕哪裡來的二槓子要攪黃自己的生意:“這位公子看仔細了,我這是官窯的上品。”還拿了一個瓷瓶出來看。
沈知秋只瞟了一眼道:“若是官窯,下面應有印拓,你這些印拓輪廓模糊不清,是贗品。”
攤主更氣了,他不認識玩變裝微服出遊的縣令:“我說你這位公子是怎麼說話的,我這些瓷器都是從府城送來的,官窯所出。你不識貨就別亂說話,信不信我告到監市那裡去。”
他平時在各個鎮擺攤做生意,聽人說縣城有夜市就來了,只是才來一個月,能認的人不多,生意不好心情也不好,哪怕顧檀亦和沈知秋氣度不凡,還是吵起來。
顧檀亦黑了臉,低喝道:“閉嘴,別人不知道你這些東西是哪裡來的,我還能不知,劉二收了你多少銀子才允許這麼多瓷器進來。”
攤主嚇得愣住,他們賣這些假官窯要過明路,肯定先要買通監市的小吏,此時被人一語道破,才知道碰到內行。
顧檀亦不是來掀別人飯桌子的,見把攤主唬住,直接道:“把你那些好貨拿出來。”
攤主傻眼,只能唉聲求饒:“老爺饒命,我們做小生意,哪裡用得起真窯,都是賣幾文錢餬口的。”
顧檀亦轉頭對顧沐雲道:“既然這裡沒有官窯瓷器,還是別買了。”
顧沐雲笑了笑:“無論官窯還是民窯,都只是用器,只要能合手就行,我不講究這些。”
對她來說,什麼窯的出品不重要,只要瓷胚細膩,沒有瑕疵,器型周正就行。
畢竟以前都是從拼習習過來的,看得就是一個價效比。
沈知秋開口:“瓷器各有不同,撇開品相,還有壁瓶、雞冠壺、花澆、梨壺、背壺、日月罐、觀音尊、牛頭尊、蘿蔔尊、太白尊、蘋果尊、魚簍,顧姑娘要挑選……”
顧沐雲用充滿敬意的目光看著他:“沈公子真是博學多才!”
沈知秋微微一笑:“從小就喜歡這些。”
從小喜歡瓷器,家庭背景不會差了。
顧沐雲是從小玩積木,原身也是從小學醫,跟玩瓷器長大的沈知秋不是一個階層。
換句話說,門不當戶不對。
雖然這攤位上沒有什麼好貨,但顧沐雲還是挑了一支筆架和一個筆盒,然後就跟沈縣令告別離開。
回到顧長水幫忙定的客棧,等店夥計離開,房裡只有顧家自己人,顧沐雲的臉色一下就變了。
她盯著顧長水:“沈縣令到廟會,還有夜市,可是你故意說了來的?”
沈縣令下午去義診現場,顧沐雲還不覺得有什麼,但夜市偶遇,就太“偶”了。
而且還有顧檀亦跟在旁邊。
顧沐雲雖然不覺得自己是花容月貌,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出門必遇公子王孫,但被顧家人當人情送出去的可能性也存在。
有這想法可能是好的,但被人算計的感覺非常不好。
尤其是自己非常信任的家人。
顧長水在夜市上時就不出聲,這時候忙解釋:“小姑,我沒給縣尊說過你,只是中午跟其他人提了一句‘我小姑出義診’,應該是傳到四老爺耳中了。”
顧沐雲心裡一動,她來義診,顧家東院的人一樣知道,話出誰口都有可能。
旁邊水萍急了,她對著顧長水就捶一拳:“哥,你要說實話,東院那些都不是好人,你別得一點好處就把我們賣了。”
跟著顧沐雲半年時間,聽了不少拿姐妹換利益的事,她對這個也是警惕著。
雖然自家哥哥不會害自己,但就怕被別人誆騙還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