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態度(第1/2 頁)
餘佳氏這位穆郡王福晉對她們十四貝勒府的態度如何無關緊要,可是她的親妹莊嬪的態度卻格外重要。
十四福晉不瞭解皇帝,但是她瞭解男人。
一個子嗣在膝下的寵妾,在男人的心裡必然有一席之地,也定是能說得上話的。
況且,不過短短兩年的時間,莊嬪從一個小宮女爬到了嬪主子的位置上,膝下還養了皇帝最年幼的阿哥,這樣的恩寵,要說一句皇帝對她沒有感情誰信?
他們府上本就被皇帝厭惡,
如今又因太后的昏招被莊嬪記恨,莫要說以後的安穩日子了,只怕她的弘明和弘暟要在宮裡受不少罪。
一想到自己的兩個兒子會被刁難磋磨,十四福晉的一顆慈母心腸頓時痛到麻木,以至於不可避免的怨恨上了太后這個婆婆。
同時,連帶著對十四貝勒這個丈夫的怨氣也越加的濃重。
你們母子要跟皇帝別苗頭、爭長短那是你們的事,可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將她的兩個兒子置於險境。
前次中毒一事,若不是皇帝臨到頭心軟了一瞬,如今她的兒子焉能還有命在?
不行,她得要想個辦法自救!
翊坤宮裡,華貴妃在正殿接見了奚嶠。
自從有了豐生格公主,華貴妃的妝扮多以素雅溫馨為主,再不復以往的奢華隆重。
但這樣簡素的服飾並未有損她的儀態萬千,反而為她添了一抹慈愛溫馨,讓人更覺親近。
今日她的打扮也很是簡單,旗頭上只戴了代表貴妃身份的鳳釵和兩隻珠花,整個人有內味外透著一股爽利。
“妾身請貴妃娘娘安。”
奚嶠屈膝蹲身,對著華貴妃行了一禮。
“福晉莫要多禮。”
華貴妃格外和善的,親自上前來扶起奚嶠。
“咱們自家人何必見外,之前沒能當面跟福晉道喜,本宮還頗覺遺憾,今日雖遲了,但本宮還是想要補上,恭喜福晉了。”
奚嶠對著她一笑,毫不避諱的道:“娘娘的心意妾身收下了。不過若要細論,該是妾身先來跟娘娘謝恩才是。”
“雖那日太后中風,孫竹息一再表示跟娘娘無關,但據妾身所知,太后不可能因您被算計而氣惱吐血。”
奚嶠是真的不知道華貴妃跟太后之間發生了什麼的,但是根據後面發生的事,和劇情裡年羹堯助敦親王宮變來看,多半是貴妃替十四貝子府傳信給太后了。
十四貝子和敦親王都是八王黨,年羹堯跟敦親王有交情,不可能跟十四貝子不熟悉。
關於這事她沒有多說,只是含糊一句帶過,繼續道:
“那日娘娘等人離開壽康宮後,孫竹息便以莊小主和六阿哥威脅妾身,讓妾身自請入十四貝勒府中為妾。”
她臉上露出譏誚的笑容:“不想,皇上卻早已洞悉了太后的算計,當晚一到鍾粹宮,便直言問妾身,願不願嫁給穆郡王。”
這話當然誆貴妃的。
年家可不能倒了,小六想要爭皇位就必須有人有權。
可是年傢俬底下卻跟十四貝勒有來往,這要是被皇帝查到,年家未必能跳出原劇情裡那抄家滅族的結局。
華貴妃瞳孔一縮,皇帝知道!
可是皇帝怎麼會知道?
她做的那樣隱蔽,傳信的也是家族給的暗線。
太后不可能主動跟皇帝提起的,因為皇帝那時候是真的對十四貝子府動了殺心的,太后那老虔婆若敢多言,只會讓皇帝越發反感,進而對十四貝子一家子更加惱怒、殺意更甚。
是家裡給她安排的人暴露了?
不、不對,若是暴露了,那封信不可能經她之手到壽康宮裡。
如此,那就只有一種可能:皇帝在太后那老虔婆身邊安插了眼線!
若是這樣,那現如今皇帝豈不是已經知道了她和年家與十四貝勒府有往來?
華貴妃瞳孔震動,默默嚥了嚥唾沫。
她得儘快將這事告訴家裡才是。
華貴妃雖心裡慌亂,但好歹面上還穩得住,勉強收斂了胡思亂想的心神,看向奚嶠道:“那倒是巧了,本宮也不過是想出口惡氣而已。”
奚嶠恭維道:“於娘娘只是順手一為,可對妾身而言卻如再造之恩。孫竹息有一句話說的很對:六阿哥不該有一個為奴為婢的親姨母。”
“若非沾了娘娘的光,妾身哪能有如今這樣既尊貴體面又自在逍遙的日子。妾身對娘娘的恩德沒齒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