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戲術閻羅詮奧秘,泥鬼諭鬼蘊滄桑(第8/11 頁)
袍、手持笏板的王者,象徵著權威. 隋唐到清代,還流行諸多歷史人物為閻羅王的說法,如韓擒虎、寇準、范仲淹、包拯等,這些人物皆以剛正不阿著稱,反映出人們對公正審判的期待. 在十殿閻羅體系中,閻羅王是第五殿閻王,司掌叫喚大地獄,專懲禍及親友者.
日本文化
日本佛教中的閻羅形象與亞洲其他國家類似,但也有自身特點。比如日本傳說中,惡鬼 oni 會侍奉惡魔領主閻魔, 惡鬼 oni 被描繪成揮舞著巨大鐵棒、有著鮮豔面板、不同數量角和肢體的可怕巨型野獸,力量強大,可飛行、變形,還會給人帶來疾病、精神錯亂和死亡.
(四)不同文化中閻羅形象的相似之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生死觀念的體現:不同文化都對生死有著敬畏和思考,閻羅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死亡的認知和對死後世界的想象。
道德審判的象徵:都代表著對善惡行為的評判,體現了人們對道德準則的重視。
文化共性的表達:相似之處也反映了人類在某些基本觀念和情感上的共通性。
(五)閻羅的形象演變如下:
古印度時期
在《梨俱吠陀》中,閻羅最初以耶摩神的形象出現,他是太陽神蘇利耶之子,居住在天界樂土,人死後靈魂要去見他,其有兩個使者是兩條狗. 到了《阿闥婆吠陀》,耶摩的住所轉移至下界,成為依死者生前行為記錄司掌賞罰之神. 在史詩《摩訶婆羅多》中,耶摩具有兩種性格,一是率領使者奪人性命的死神,二是死者之王、法王,住在南方地下,為祖先世界支配者,且有恐怖相貌,穿著血紅色衣服,頭戴王冠,騎水牛,一手持棍棒,一手執索. 後來在印度教神話傳說中,耶摩成為專為死者靈魂帶來苦惱的恐怖神.
佛教時期
受印度教影響,閻羅一方面是居於六慾天中第三天的夜摩天,另一方面是冥界支配者、人類行為審判者的閻魔王. 在佛教經論中,閻羅王還被認為屬於地獄趣或餓鬼趣.
傳入中國後
與道教結合:閻羅王的形象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與道教的泰山府君、豐都大帝等信仰結合,衍生出冥界十王、閻羅十殿等說,閻羅王成為冥界十王之第五,司掌叫喚大地獄及十六誅心小地獄.
文學作品中的演變:在《西遊記》中,閻王相對好說話,甚至有些欺軟怕硬、色厲內荏 。而在民間傳說和一些文學作品中,閻王通常是公正無私、鐵面無私的形象,如包拯等歷史人物被認為是閻王的前世,其形象也與這些人物的剛正不阿等特質相結合.
五、《聊齋志異之泥鬼》的主題思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對正直剛勇品質的讚揚
文中的唐太史濟武童年時便膽識過人,敢於摳下泥鬼的眼珠,且在表親因此事暴病後,能夠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所作所為,體現了他的正直與擔當. 而異史氏的評論中,也對其“玉堂之貴,而且至性觥觥,上書北闕,拂袖南山”的剛直性情予以肯定和讚揚,認為連神都忌憚他,側面烘托出這種品質的可貴.
對因果報應和靈異現象的展現
故事中唐濟武摳了泥鬼的眼睛後,表親突然暴病,並且被泥鬼附身般索要眼睛,在家人歸還眼睛後表親才恢復正常,體現了一種因果報應的觀念,即做了不當之事會引發相應的後果,同時也展現了靈異現象,使故事帶有神秘奇幻的色彩,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信仰.
對官德和社會現象的思考
透過唐濟武的形象,蒲松齡表達了對為官者的期望,認為為官者應具備剛正不阿、直言敢諫等良好品德,像唐濟武這樣的人,才是百姓所需要的官員,而從側面也反映出當時社會對官德的重視以及對清正廉潔、有擔當的官員的期盼,同時也隱含著對當時一些不良官場現象的批判.
(一)聊齋志異之泥鬼的原文與白話文
原文
餘鄉唐太史濟武,數歲時,有表親某,相攜戲寺中。太史童年磊落,膽即最豪,見廡中泥鬼,睜琉璃眼,甚光而巨,愛之,陰以指抉取,懷之而歸。既抵家,某暴病不語。移時忽起,厲聲曰:“何故抉吾睛!”噪叫不休。眾莫之知,太史始言所作。家人乃祝曰:“童子無知,戲傷尊目,行奉還也。”乃大言曰:“如此,我便當去。”言訖,仆地遂絕。良久而蘇,問其所言,茫不自覺。乃送睛仍安鬼眶中.
異史氏曰:“登堂索睛,土偶何其靈也。顧太史抉睛,而何以遷怒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