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形勢劇變(第1/2 頁)
新四軍的這份戰報一發,國府的情報再遲鈍也明白過來發生什麼事情了。
原來之前那些鄉紳通報的訊息全是真的,倭軍是真的撤出豫東了,而圍攻鄭州的“倭軍”不用想也能猜到是新四軍了!
新四軍公開報捷的原因也不難猜,目的無非就是昭告天下豫東是他們收復的,是他們的防區了,要是國軍現在再攻豫東,那就是公然破壞抗倭統一戰線了,新四軍就算武力反抗也能在輿論上佔據道德高點。
微操大師心頭惱怒,哼,泥腿子就是泥腿子,你們以為這樣做我就拿你們沒辦法了嗎,天真!
很快,一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就從重慶發到了新四軍部,說河南是劃屬第一戰區的防區,而新四軍則是屬於第三戰區的部隊,這次出擊豫東是跨區作戰,是非法抗倭行為。
命令中同時嚴厲申飭,要求新四軍限期撤回大別山區,要是膽敢逗留不去的話,國軍就將以武力予以驅逐。
此令一出,豫中的湯恩伯部、皖南的顧祝同部和蘇南的韓德勤部一齊頻繁調動起來,隱隱對各自當面的新四軍部隊形成攻擊態勢,整個局面頓時就緊張了起來。
“這麼大的事情,必須要立即報請中央定奪”,鐵軍長在和傅秋濤、趙驥、杜斌彬三人班子商議後,立即就把當前情況彙報給了陝北中央。
一時間,中央駐重慶辦事處跟國府之間爆發了激烈的爭吵,雙方展開數輪談判,國府方面堅持要求要把陝甘寧邊區改為歸陝西省府所轄的陝北行政區,同時限定八路軍和新四軍的作戰範圍必須限定在察哈爾、河北兩省及山東、山西的部分地區。
在此作戰範圍之外的八路軍和新四軍部隊應於四月之前開赴指定區域內,否則一切後果自負。
這種命令簡直是在逼我軍尤其是新四軍自縛雙手,把無數戰士用生命和鮮血開闢出來的根據地白白拱手讓人,中央當然不會答應如此苛刻的條件。
只不過目前的總體實力對比上,國軍仍是遠遠強於我軍的,一步不讓也是不可能的,中央經過研究後給鐵軍長和副軍長髮來了下一步的行動指示。
眼下最危險的就是皖南的新四軍本部,他們只有不到一萬人,卻身處顧祝同第三戰區數十萬國軍與倭軍的重重圍困之中,被封鎖在長江以南的狹小空間內,既無法大範圍機動轉移,又無力與優勢敵軍正面對抗。
由於趙驥帶來的改變,如今不僅事態比原本時空更緊張,爆發時間不盡相同,就連陝北中央這次給出的行動方針也有所不同,沒有要求新四軍本部向江北轉移與陳帥合兵一處,而是讓他們向西進入大別山區和實力更強的獨立師匯合。
而獨立師接到的命令則是積極自衛、注意分寸,同時把接應皖南本部友軍作為最優先目標,為了達成這個優先目標,必要時可以不惜放棄豫東的部分地區。
既然中央有指示,鐵軍長隨即就開始調整兵力部署。
第144師不方便與國軍部隊直接交戰,所以繼續留在大別山西麓與武漢的倭軍保持對峙,確保根據地安全。
考慮到豫中的湯恩伯部兵力更多、戰力更強,而且還是平原作戰,鐵軍長把一縱、二縱留給了趙驥守備豫東。
鐵軍長自己則一面急催副軍長率領新四軍本部往西轉移,一面親率三縱、新組建的四縱以及五個地方獨立團移駐潛山、太湖一帶,隨時準備出擊接應皖南部隊。
不知為何,皖南的新四軍本部遲遲沒有向西轉移,他們一直滯留在皖南的山區裡,彷彿沒有接到陝北中央和軍部的命令似的。
心急如焚的鐵軍長生怕是電報聯絡出了問題,接連派出了好幾批聯絡員動身步行去皖南傳達命令,但依然如石沉大海般音訊全無。
顧祝同不敢立即進山圍剿是考慮到地形因素,想要照搬當年第五次圍剿紅軍的經驗,採取層層穩步推進的方式逼迫新四軍皖南本部自亂陣腳,而河南大平原上的湯恩伯則沒有這些顧慮。
湯恩伯向來是反共急先鋒,他不顧重慶軍事委員會下達的限期還未到,就直接率領本部第三十一集團軍殺奔豫東而來。
第三十一集團軍是國軍絕對的精銳主力,下轄張軫第十三軍、關麟徵第五十二軍、李仙洲第九十二軍及張剛第九十八軍,總兵力高達十四萬人。
這四個軍可以說沒有一個是弱旅,全部都在抗戰中立下過赫赫戰功,尤其是湯恩伯的起家部隊第十三軍,共下轄三個師和兩個獨立旅,先是在南口戰役重創倭軍殲滅六千餘人,然後又在臺兒莊戰役配合友軍攻破倭軍的側翼防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