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妙法蓮華經 > 第120章 第120集《妙法蓮華經》

第120章 第120集《妙法蓮華經》(第6/6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嫁給姐夫後,董事長甘心做情人琢舟(骨科 姐弟)慕憶,修真界的一朵奇葩雜貨店禁止馴養餓虎重生五零:打獵起家,崛起四九城屍兄:人屠之後重生古代之紈絝逆襲天劫火環霸道總裁跟他的重生小嬌妻虐渣後,捲走錢財嫁軍官被寵上天你不準玩遊戲王!上午罵我小可憐,下午成天道女在驚悚遊戲裡找了個女鬼當老婆變女生後青梅不想當閨蜜和閨蜜一起攻略男人,拯救世界葉羅麗:顏公主白馬寺八零小寡婦孕肚迴歸後,禁慾顧少心慌了快穿:白月光她瘋了吧冰封末日:我囤億萬物資嬌養兵王

三觀的階位作一個說明。

先看第一個,這六即佛第一個。

六,顯因果之事相

即,顯佛性之理體

佛性的理體是平等的。就是說,你不管打妄想也好,你不管努力用功也好,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有兩種本具的功能,注意,本具的功能。第一個,清淨;第二個,具足。我們的起跑點是一樣的,就是性具,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個叫做性德。關鍵就是你的修德,你怎麼開顯它,就有差別了。所以這個六即佛,這個六的差別相,是從你在因地所修的理觀跟事修來顯現這種功德差別,但是你的所觀境,你所依止的理體,性德是平等的,只有修德有差別。所以“六而常即,即而常六”,是這樣來的。

我們先看第一個,理即佛。

一、理即佛

動靜理全是 行藏事盡非

冥冥隨物去 杳杳不知歸

第一個先談凡夫的佛性是怎麼回事。你說我們有沒有佛性?有佛性,但是我們的佛性叫做“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我們的佛性就是,不管你是靜態,不管你是動態,總而言之行住坐臥,我們的佛性只是一個佛性的理體。就是理論上有佛性,但事實上呢?“行藏事盡非。”你看他身口意的表現,就看不到佛性的味道。就是你這個人看起來是既不清淨也不具足,你的身口意看不出佛性的味道,就是佛性完全沒有表現出來。

他的佛性一旦被妄想遮蓋以後,他的後果只有一個,“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他的內心是冥冥,就是內心一片黑暗,像虛空,雖然清淨但是沒有用。沒有光明的清淨,就是一種黑暗的虛空,裡面就很多的鬼魅,這個鬼魅煩惱你就去不掉。去不掉,你的內心在一片黑暗的情況之下,你只能夠心隨境轉,去攀緣外境。攀緣外境以後的後果就是造業,造生死業。造生死業的後果就是“杳杳不知歸”,就一次一次地招感生死輪迴,離真如佛性就越走越遠。杳杳就是越走越遠。

我們凡夫沒有開顯真如佛性,後果就是“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這句話是道盡了生死輪迴的可怕。諸位!生死輪迴不是說痛苦而已,最重要的是它沒有止盡的一天。就是說,好,我有生死輪迴,我不處理總可以吧?可以。你不處理,它就永遠不會停止的。比方說我今天生病,這個病痛它有一個期限,一般的因緣果報它有個期限,頂多這一期死掉來生就沒有了。但是輪迴不是,輪迴的可怕來自於它惑業苦輾轉相續,它沒有止盡,所以叫“冥冥隨物去”,是“杳杳不知歸”。

那麼為什麼這樣子呢?因為你不去經營你的內心世界。不經營內心世界,你內心的清淨力、具足力就表現不出來。你空有性具的清淨跟具足,但是缺乏那一道光明,所以虛空是暗淡的,大地是冰冷的,大地也生長不出水果,當然更不可能從地湧出功德莊嚴。就是我們辜負了我們美好的清淨跟具足的功德,結果就在生死輪迴當中不斷地流轉,而這個流轉是沒有止盡的。這個是凡夫。

後面就開始講因位跟果位了。名字位跟觀行位是因位,果位就是相似位、分證位跟究竟位。相似位以上為什麼判作果位呢?因為它已經有相似的法身的功德。因位的名字、觀行主要是成就清淨,相似位到分證位的果位重點在開顯菩提願,在利他了。好我們今天先上到這,下次這個附表要繼續帶來。

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你的懶懶:通訊人雀靈夢舞·歸晚+番外天玄封印(綜同人)這個付喪神大有問題+番外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