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122集《妙法蓮華經》(第3/7 頁)
、讀誦、說法以後,你就可以修第四品了。
我們看第四品怎麼修。
及供養經卷 散華香末香
以須曼薝蔔 阿提目多伽
薰油常燃之 如是供養者
得無量功德 如虛空無邊
其福亦如是
這個地方的兼行六度主要是講供養經卷。怎麼供養呢?用散花或者是沉香的香末來作為供養,或者用須曼、薝蔔(須曼就是善攝意花,薝蔔就是小黃花),阿提目多伽(是龍吐珠花),這三種花特別的香。你把這個香做成薰油,提煉成薰油以後用火去燒,釋放出香氣來供養《法華經》的經卷。那你這樣子,配合前面的受持、讀誦、說法,那你就“得無量功德”。“如虛空無邊”,福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
這個地方的兼行六度,比前面的長行講得保守一點。前面的長行真的是修六度來當助行,這個地方的兼行六度主要是講供養經卷。它這個地方的強調還是以止觀為正行,六度是助行。
辛四、頌第五品
真正地啟動全方位的六度,是在第五品,正行六度,歷事煉心。我們看經文的第一段。
況復持此經 兼佈施持戒
忍辱樂禪定 不瞋不惡口
恭敬於塔廟 謙下諸比丘
遠離自高心 常思惟智慧
有問難不瞋 隨順為解說
若能行是行 功德不可量
這一段是總標修行的方法。況復受持此經,在前面的前四品以外再正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那麼怎麼修呢?
這以下講出三種修行方法:
第一個,不瞋、不惡口。這個就是你在修六度的時候,要安住口安樂行。就算面對種種惡逆的因緣,內心能夠和合無諍,不起惡口。這第一個。
第二個,你安住身安樂行。身體能夠恭敬謙下,對塔廟、對比丘能夠恭敬謙下,遠離高慢。這個是身安樂行。
第三個,是要安住意安樂行。你能夠經常依止大悲善巧的智慧,有人來問難,你能夠不瞋,而且隨順他的根機為其說法,就是大悲善巧。
如果你能夠如是依止四安樂行來修學六度,功德不可量。
前面的正行六度,在長行的時候,它的六度是偏重在六度的修行的相貌,這個地方偏重在六度修學的方法。就是你在修六度的時候配合四安樂行,除了理觀以外還要遵守四安樂行。
我們看第二段,結示成就功德。
若見此法師 成就如是德
應以天華散 天衣覆其身
頭面接足禮 生心如佛想
又應作是念 不久詣道場
得無漏無為 廣利諸人天
其所住止處 經行若坐臥
乃至說一偈 是中應起塔
莊嚴令妙好 種種以供養
佛子住此地 則是佛受用
常在於其中 經行及坐臥
這個地方講圓五品,五品觀行位的最後一品。就是說,如果能夠透過理觀的智慧配合四安樂行修六度,那麼這個法師是不可思議了。所以,有人見到這個五品的法師成就前面如是的六度的功德,應該怎麼做呢?
應該用天花來散其身,或者用天衣來覆其身,乃至於“頭面接足禮”,表示我們對他的恭敬,一而生如佛想,把他當作佛陀一樣地恭敬。這個是講你的意業,你的內心要對他生起跟佛陀一樣的恭敬。
這以下說明他的起塔,他的行為。你應該又作是念:這個五品的人“不久詣道場”,這個人已經穩定地不退轉地趨向於佛道,也就是說他成佛只是時間的問題。成就道場以後,未來一定會得到無漏的法身。成就法身以後,他也能夠依止大悲願力成就種種的應化身,來廣利人天的。所以,這個圓五品的法師,他所安住的處所,包括他的行、坐、臥,乃至於他的說法處所,都應該去起一個塔廟。這個塔廟,“莊嚴令妙好”,而且當中有種種的香花、幡蓋供養這個塔廟,使令這個五品的法師住在這個地方就等同於佛陀受用一般,就好像佛陀“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
這個圓五品是不可思議了,圓五品基本上已經快要相似位了。圓五品有兩種功德:
第一個,圓伏五住。他心中沒有煩惱,就是從清淨的角度他跟佛陀一樣。我們有煩惱的人,修行是障礙重重,因為你要修一個佈施,你還要處理自己的情緒。圓五品沒有這個問題,他雖然還是凡夫,但是他沒有這個問題。所以他只要專心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