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130集《妙法蓮華經》(第5/7 頁)
值無數佛
說是經故
得無量福
漸具功德
疾成佛道
就在常不輕菩薩延長壽命以後,這些執著法的四眾弟子,大多「皆蒙菩薩,教化成就」。大部分人是沒有墮落,所以它叫「皆蒙菩薩,教化成就,令住佛道」。只有極少數是墮落,墮落以後常不輕菩薩再慈悲把他們救出來。後來,常不輕菩薩命終以後,因為受持《法華經》、弘揚《法華經》,就「值無數佛」,而且一方面繼續說《法華經》的緣故,得無量的福德。最後「漸具功德,疾成佛道」。
所以你受持《法華經》,是一方面淨除罪障,一方面成就廣大的福德智慧兩種資糧,是最快成就的。我們前面《法華經》有說過,《法華經》叫做什麼?「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它是直通真如的,直接成佛的。
庚二、頌結會古今
我們看下一段,庚二的「頌結會古今」。
彼時不輕
則我身是
時四部眾
著法之者
聞不輕言
汝當作佛
以是因緣
值無數佛
此會菩薩
五百之眾
並及四部
清信士女
今於我前
聽法者是
當時常不輕菩薩就是我過去的前身。這些四眾弟子執著於法的,在聽聞常不輕菩薩一佛乘之言「汝當作佛」以後,「以是因緣,值無數佛」。以是因緣,其實是兩段因緣:他們是先執著於法而生毀謗,這第一段因緣;第二段因緣,後蒙菩薩教化,懺悔並修學《法華經》。這兩段因緣以後,他這些四眾弟子後來也能夠「值無數佛」,因為他從邪見而匯入了正軌,又迴歸到真如,自然就跟諸佛感應道交了。到如今此法華會上,五百大眾的所謂的跋陀婆羅的大菩薩,還有這種四部弟子,包括一些清淨的女眾居士,「今於我前,聽法者是」。這些都成就了,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蕅益大師說,這個《法華經》的殊勝就是,你信解《法華經》那當然疾成佛道;你就算毀謗《法華經》,這先墮地獄,再趣佛道。就過程不一樣,結果都一樣。為什麼結果是一樣?因為真如本性的善根是本具的,你只要把它喚醒,你不管用什麼方式喚醒,你不管用刺激的,用學習的。真如本性一旦喚醒,它就不會停止了。當然,它可能力量很薄弱,它可能是一道微小的光明,但是畢竟這種光明是金剛種子。所以,你一個人只要學習《法華經》,產生一念的隨喜乃至於微少的內觀,就是一念就好,就是那一剎那就夠了,蕅益大師說「充此一念」就是你未來法身的基礎了。所以《法華經》最難的就是,你怎麼跨出第一步。因為誰會想到迴光返照呢?大家都是向外攀緣。所以你乃至於毀謗,當下能夠觀照,你都能夠成佛。
庚三、頌功德勸持
我於前世
勸是諸人
聽受斯經
第一之法
開示教人
令住涅盤
世世受持
如是經典
這一段是說明前世弘化的因緣。說「我於前世」,常不輕菩薩在前世的時候,勸導諸人來聽受《法華經》,這是成佛的捷徑;並且「開示教人」,令入中道的涅盤;並引導他們世世受持如是《法華經》。就是講他常不輕菩薩當初怎麼引導這些四眾弟子。
看第二段。
億億萬劫
至不可議
時乃得聞
是法華經
億億萬劫
至不可議
諸佛世尊
時說是經
這一段是說明妙法殊勝難聞。凡夫在億億萬劫當中,至不可思議的時間,才有機會來聽聞《法華經》。為什麼呢?因為要經歷「億億萬劫,至不可議」的時間,諸佛世尊才會宣說《法華經》。一般來說,佛陀的教化跟菩薩的教化是不一樣的。因為菩薩他沒有什麼形相的問題,所以他往往是順逆皆方便。他可以用順的、用逆的,用刺激的、用正說的,都可以。但是佛陀一定只有正說,佛陀的教化只有正規的教化。正規的教化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的大乘善根不成熟,佛陀就不講《法華經》,就這麼簡單。所以為什麼要經歷這麼多年?就是一般佛陀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講權法,佛陀不能用逆向操作的方式。所以這個妙法殊勝難聞。
看第三段,普勸深信受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