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第132集《妙法蓮華經》(第3/7 頁)
?
但是,他打妄想,他怎麼不受影響呢?他是有理觀智慧,他安住清淨心,他從清淨心看妄想,如夢如幻。你不要管它就好。印光大師常常講,“心常覺照,不隨妄轉”。
妄想是這樣子,你把它當真,它果然就力量很大;你看它如夢如幻,它果然就如夢如幻。它就這麼回事。重點是你怎麼看待這個妄想,而不是妄想本身。就是,妄想對你的影響力是你決定的。你說,欸,這個妄想不行,我一定要處理,那這個妄想就主導你;你說這個妄想不能處理,師父說不能處理,妄想只能放下,你就過去了。
所以,重點不是妄想,重點是你怎麼看待妄想。這個關鍵,這是考驗你智慧的時候。所以說,你修《法華經》,它是你拜懺的道場,你拜懺用得到它。你往生也用得到它,你到了極樂世界還用得到它,你成佛也用得到它。
所以諸位!你學了《法華經》以後,你可以說一勞永逸,你從現在到成佛以後,全部用得到它,都不用改變法門。從你現在開始,業障凡夫,到你往生以後,到你成就初地,到你未來要普門示現,你還得用一心三觀來普門示現。最後你度化眾生,你還是要把你以前學的一心三觀的東西拿出來,即空即假即中,才有辦法現身說法,你用空性不行的。所以它是整個成佛的道場、說法的道場、般涅盤的道場,當然也是往生的道場。
丁二、重頌 分二:戊一、頌如來神力;戊二、頌稱歎勸持
我們看丁二的“重頌”。
戊一、頌如來神力
重頌當中,先看戊一的“頌如來神力”。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佛救世者 住於大神通
為悅眾生故 現無量神力
舌相至梵天 身放無數光
為求佛道者 現此希有事
諸佛謦欬聲 及彈指之聲
周聞十方國 地皆六種動
這第一段,講到“佛現神力”。
“諸佛救世者,住於大神通。”依止大悲心,為了救拔眾生而來到世間的這些十方諸佛、釋迦牟尼佛,這個時候安住於大神通當中。為了什麼要顯神通呢?“為悅眾生故,現無量神力”,就讓你先歡喜。這種震撼力,讓你從歡喜產生滅惡、生善而斷疑生信。因為該講的話都講完了,那佛陀只好顯神通了。
“舌相至梵天”,第一個神通就是出廣長舌相;第二個就是“身放無數光”,毛細孔放光,“為求佛道者,現此希有事”;第三個神通就是大地震動了。大地怎麼震動呢?它有兩種聲音合成的,“諸佛謦欬聲”跟“彈指之聲”,這兩個聲音合起來的時候,音聲“周聞十方國”,而使令整個大地六種震動,表示眾生的六根即將轉染成淨。這個是佛現神力。
第二個,“說明緣由”。
以佛滅度後 能持是經故
諸佛皆歡喜 現無量神力
那麼佛陀為什麼顯神通呢?因為在佛陀滅度以後,佛陀要鼓勵大家受持《法華經》。你一受持《法華經》諸佛就歡喜了,所以故“現無量神力”。
這個地方的理由是這樣子。古德解釋說,因為佛現神通,眾生起歡喜心;起歡喜心,他就有信心,他就有信心去受持《法華經》;而你受持《法華經》諸佛就歡喜。為什麼呢?因為你受持《法華經》,你轉動你內心的一心三觀的法輪,那麼你念念之間的隨喜就隨順佛慧,也念念之間成就佛德,當然佛陀就歡喜。因為你開始慢慢地回家了,所以諸佛歡喜。
戊二、頌稱歎勸持 分二:己一、頌稱歎;己二、頌勸持
我們看戊二的“頌稱歎勸持”。這地方有兩段。
己一、頌稱歎
先稱歎。
囑累是經故 讚美受持者
於無量劫中 猶故不能盡
是人之功德 無邊無有窮
如十方虛空 不可得邊際
佛陀為了“囑累是經故”,為了要囑咐大家能夠受持流通《法華經》,而且讚美受持《法華經》的功德,所以在無量劫當中,即使在無量劫的時間當中都不能夠窮盡地說清楚。因為受持《法華經》的功德真的是“無邊無有窮”,從空間是無邊的,從時間是無窮的。就像十方虛空,東西南北通達,是找不到邊際的。這個我們前面說過了,因為你受持《法華經》,你啟動了一心三觀。一心三觀是怎麼回事?是隨順於法身的功德。法身的功德是無量,你這個因地當然也無量。是這麼一個情況。
己二、頌勸持 分四:庚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