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79集《妙法蓮華經》(第3/6 頁)
他跟這個女孩日久生情,後來就還俗了。
那麼這段因緣是怎麼回事?喇嘛法師是一個出家修行人,他是怎麼還俗的呢?這是很多因緣構成的。就是說,諸位!他養貓的時候知道自己會還俗嗎?他不知道。他養貓的時候很單純,就是要抓老鼠。但是因為養貓,到最後怎麼樣?變成養一頭牛。養牛的時候,他會知道還俗嗎?他也不知道。他養牛的目的是要養這隻貓。
所以,因緣的可怕就是說,你不是一次就陷入生死,你是一步一步,你不知不覺就陷入生死輪迴當中。輪迴就是這樣子的。
印光大師講一句話很重要。他說,淨土宗的人到晚年要“萬緣放下”。這四個字很妙。他這句話是怎麼來的?是從十二因緣體悟出來的。我們一般人總是覺得說,我到晚年的時候,我得規劃一下,我把兒子給照顧好了。我的兒子生活很困難,欸,我趁我身體還好的時候努力一下,我為兒子買一套房子,我從今以後就怎麼樣?好好唸佛。你剛開始的發心是為兒子買一套房子,但是你這個因緣一陷進去以後,事情就沒完沒了。因為你要買房子,你就得努力地工作。你工作的時候又啟動另外一個因緣。就是“無明至老死,皆從生緣有”。
就是說,你本來是想買一套房子給你兒子,結果呢?結果事情越變化越複雜。你因為要買房子,你努力工作或者努力地投資,然後這個事情,這個因緣的特點就是不可掌控,你沒辦法掌控的,“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所以印光大師的結論就是說,因緣不能處理,沒法處理。因緣只有一種情況,叫做“放下”,這兩個字。你把十二因緣讀通了以後,你會知道印光大師高明!
就是說,大凡到晚年的時候,你想去處理因緣,你就再也回不來了。欸,我只是簡單地做一件事。問題是,事情沒有你想像得那麼簡單。因為這個背後有錯綜複雜的妄想跟業力,“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
所以,印光大師的結論就是說,因緣,要能夠帶業往生,只有一種情況,叫做放下,沒有說去處理因緣這件事情。這因緣一處理下去,那就像蜘蛛網一樣,就沒完沒了了。
這個地方是佛陀大智慧說明這個四諦十二因緣跟解決的方法。
子二、頌轉滿字教
我們看子二的“頌轉滿字教”。這個講大乘的法門。
時十六王子 出家作沙彌
皆共請彼佛 演說大乘法
我等及營從 皆當成佛道
願得如世尊 慧眼第一淨
佛知童子心 宿世之所行
以無量因緣 種種諸譬喻
說六波羅蜜 及諸神通事
這一段是大乘裡面的權法,有方等、般若。十六王子在聽完四諦十二因緣以後,就發心出家了,出離心生起,就發心出家做沙彌。發心以後,就開始請佛陀轉大乘法門。我們不希望只是能夠自身解脫,而是希望能夠發菩提心修六度,使令我等跟營從(就是諸位的大臣跟眷屬們),“皆當成佛道”。所以希望我等將來如同世尊一樣,成就第一圓滿智慧的中道的智慧眼。
“佛知童子心”,佛陀知道這十六王子內心的善根,他們是大乘善根,及他們“宿世之所行”,過去生所修的六度的福德。所以以無量的差別因緣、種種的譬喻,來演說六波羅蜜及諸神通事。
蕅益大師說,這個神通指的是大乘的功德,這是方等時。佛陀在方等會上展現大乘的功德,來對比小乘的不圓滿,彈偏斥小,嘆大褒圓。六波羅蜜指的是般若時,佛陀在般若時廣泛地說明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不管方等也好,般若也好,都是事修,都是屬於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要麼講空,要麼講有。講有當然講功德,講空就講一切法畢竟空,這個事修都沒有會歸到一念心性。
所以,最後佛陀講《法華經》。
分別真實法 菩薩所行道
說是法華經 如恆河沙偈
彼佛說經已 靜室入禪定
一心一處坐 八萬四千劫
大通智勝佛講完方等、般若以後,就正式地講真實法。佛陀說法,剛開始他不是講他自己的知見,他是恆順眾生,施設各式各樣的法門。等到法華會上,佛陀把他自己內心的知見講出來了,說其實一切法不但是“諸法因緣生”,後面還要加一句話,“唯心所現”。就是,雖然諸法是因緣所生,但是更重要的是,它是唯心所現,必須把根本的心性講出來,這是真實法。依止真實法才能夠去稱性起修,去修六波羅蜜,這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這是講《法華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