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85集《妙法蓮華經》(第3/6 頁)
,名之為學。”整個修行只有一個核心思想,叫做“研真”。研,就是觀照;這個真,就是真理。就是說,我不管你怎麼事修,你喜歡拜佛,他喜歡打坐,他喜歡做義工,他喜歡持戒,都沒關係;重點是,你對真理的觀察是關鍵,我們講“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那麼研真,小乘法的研真就是空性,大乘的真就是中道的實相,就是觀照現前一念心性。
這個一觀了以後,一研真以後,就有兩個效果出來了:第一個是斷惑,第二個是勝見。你對真理一觀,就會怎麼樣?斷惑證真。小乘斷的是見思煩惱,大乘的是破無明,破無明妄想。那麼斷惑以後就會成就一種智慧。我們剛開始是叫觀照真理,要靠文字相來引導;等到你成就智慧以後,你這種智慧就可以獨立地生起了,不用靠文字了,“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你那個智慧就自然現前了,就是勝見。就產生無漏智慧,“名之為學”。所以這個學,它的基本的階位叫做見道位。這是很關鍵了。小乘的見道位是初果,大乘的見道位是初地,因為這兩個都是不退轉的,叫“學”。這個就是第一個情況,叫做學,有學。
我們再看“無學”。
“真窮惑盡,勝見已極,無所復學,名為無學。”當然,你證得了初果、證得初地,你對真理是觀照了一部分,但是你還要不斷地怎麼樣?你還有學,還要不斷地深入。等到你對真理的觀照圓滿了,所有的煩惱斷盡了,所有的智慧開顯了,所以你也就是無所增上了,就是“無學”——小乘四果、大乘佛果。那麼這個地方經文指的是什麼?指的是小乘。佛陀跟小乘的四果四向聲聞弟子授記,名為<授學無學人記品>。所以“學”包括什麼?包括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都是叫做“學”。
你看我們佛弟子很多人都自稱為學人,對不對?其實你沒有資格叫學人。為什麼?你說,欸,我也在研真窮妄啊!是的,你今生有研真窮妄,但是你來生呢?未必!就是你會退轉。你今生研真窮妄,但是你來生福報變大,就開始糊塗了。所以你的研真窮妄是怎麼樣的?不決定。你有時候研真窮妄,然後就放逸了七八生,又開始研真窮妄……所以我們不能講“學”。這個“學”就是不退轉了,從今以後,你這個研真窮妄就是開始往真理的地方不斷地增上了,你不可能再退墮了,才有資格叫做學人。等到你對真理的觀照已經斷惑證真,圓滿了,叫做“無學”。
前面的佛陀授記,授千二百弟子記,全部是四果阿羅漢,所以就不要講學、無學,全部是無學。但是這個第二撥的授記就比較複雜,就是剩下的有初果的,有初果向,有二果的,有三果的,還有包括這個中間的,初果到二果中間的叫做二果向的等等,這就是其他的。就是除了常隨的千二百弟子以外的這些初果以上的聖人,佛陀開始為他們授記。
我們看第二段,經文要義。這地方有兩段。看第一段。
二、經文要義
(一)佛法平等,普施眾生。如雲雨是一,藥草樹木,受潤各別。佛三週說法已竟,三根弟子,皆得悟入佛之知見。故前品為下上根人授記已,此品即授下中及下下根人記。如是則三根九品弟子,同悟佛慧,同入佛道,暢佛本懷。三週說法,開權顯實,始告圓滿。
“佛法平等,普施眾生,如雲雨是一。”這個約實法來說。你只要聽到講平等,那就是真實法。就是說,佛法,從契理的角度,都在開顯心性,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所以,從開顯真如的角度來說,你不能夠說,我的真如跟你的真如不一樣,對不對?所以,從真如的理性,上契諸佛實相之理來說,是平等的。
但是從契機的角度,“藥草樹木,受潤各別”。各取所需吧,是吧?你喜歡佈施,他喜歡持戒,這個人喜歡修忍辱,那麼這個因緣的權法那就各修各的,互相尊重,叫做無差成差。所以,道理是一個,但是,過程的事修就各別。這是佛法厲害的地方,權實不二。差而無差,這講真如本性;無差成差,就是各種的方便法門。
那麼佛陀三週說法已經圓滿,所以三根的弟子,上根、中根、下根……上根是誰?舍利弗。中根是四大弟子,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等四大弟子。下根就是所謂的千二百弟子跟學無學人弟子。不管是上、中、下根,都已經悟入佛陀知見。
所以前品為下根裡面的上根人,就是五百弟子授記,這以下為下根裡面的中根跟下下根人授記。這樣子的話整個三根就普被了,就“同悟佛慧,同入佛道,暢佛本懷”。所以佛陀“三週說法,開權顯實”才能夠圓滿。
“方便有多門,歸元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