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84集《妙法蓮華經》(第6/6 頁)
大師強調的“貿易所須”,你要把《法華經》的摩尼寶珠拿來應用操作。
操作的方法有信解跟觀照,我們先修信解。就是說,你要先相信你有摩尼寶珠,這第一件事情。就是你平常在靜中修行的時候就觀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說,我雖然打妄想,但是妄想不是我本來的東西,我本來的心是清淨,而且是具足無量性功德的。這是第一個,信解。你一定要相信,你打妄想的心的深處有一個摩尼寶珠在那個地方。這你第一個,要信解。
第二個更重要,就是觀照。就是你要把摩尼寶珠拿來跟你的修行互動。我們一般沒有學《法華經》的人,他看事情是怎麼樣?看一切法因緣所生。你不能說他錯,但是他對了一半。就是說,我佈施,我可以靠佈施的善業成就富貴的果報;我持戒,我靠持戒的因緣成就尊貴的果報;我忍辱而成就莊嚴的果報。所以,沒有學《法華經》的人他就怎麼樣呢?他就在因緣裡面打拼嘛,就是因緣所生。
諸位!你學完《法華經》以後,你看事情,當然第一件事情因緣所生,下面要多一句話,唯心所現!你再多四個字,你整個修行就完全是活了。就是說,這個因緣果報是建立在一心的基礎之上。就是說,你看事情的時候已經不僅是因緣所生,還加四個字,唯心所現,這兩個要把它合起來。
舉一個例子,比方說佈施。你沒學《法華經》的時候,你是完全靠自力,在因緣上造作。你認為你的佈施的果報,是靠佈施這個“法”而創造快樂果報,那你就是沒有摩尼寶珠的加持了。因緣法是對的,但是你要把它會歸到心性,就是因緣所生、唯心所現。你佈施還是佈施,但是你要告訴你自己,你因為佈施的因緣而去熏習你的真如,讓你的真如的心自己變現福報,讓你受用。這樣懂嗎?
你這樣想有什麼好處,你知道嗎?這樣想,你就是坐大白牛車了,你進步的力道就大。就是說,你跟你同梯的,兩個人去做義工,你的佈施是無所得,是用這個佈施的善業去啟發你自性的功德,你的進步,你的善根的進步,你的破惡的力量,會比其他沒有學《法華經》的人,進步會非常的快。三年再見的時候,你完全不一樣。
就是說,同樣法門的操作,你有跟真如的寶珠互動,跟沒有互動是差很多的。今天阿羅漢的後悔就是說,他聽過《法華經》,但是都沒有拿來用,就把那個寶珠放在衣服裡面。所以你說他有也對,你說他沒有也對,因為他沒有拿來用,就等於沒有。
所以,諸位!你聽完《法華經》,不是把寶珠放在衣服裡,你要拿來貿易,你要以它作本錢,去跟人家做生意,在因緣上做生意。你這個摩尼寶珠去換取因緣,這個因緣當中你又賺得更多因緣,然後這個寶珠又變成擴大。就是理觀生起事修,事修又增長理觀。你這個理觀,這個寶珠變大以後,你再拿這個更大的寶珠作本錢,再去事修,那這樣子就不斷地增長廣大,你的摩尼寶珠不斷地擴大,你外在的因緣果報也擴大。這個就是佛陀講系珠喻的主要的道理。
寶珠不是讓你放在衣服裡面的,蕅益大師強調貿易,拿來跟因緣做生意。要不然你學《法華經》幹什麼?你學完《法華經》,你的思考還是因果的思考,你看一個人很莊嚴,你第一個是怎麼想的?忍辱嘛。但是你要第二個,唯心所現,他心中有忍辱的善根,他自己的內心變現出莊嚴的相狀。
就是,因緣所生後面請加一句話——唯心所現。你要把因緣跟你的心性不斷地互動。就是說,你聽完《法華經》以後,你也是要努力工作,但是你要把摩尼寶珠拿來當本錢,你好好利用它。你又有摩尼寶珠作本錢,又有努力的工作,這兩個之下,你就快速成佛了。這段的經文主要就是講這件事情。
我們看到阿羅漢回顧他無量無邊的成長的過程,留給我們很大的啟示,這就是因緣說的一個道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