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62集《妙法蓮華經》(第2/6 頁)
。三種不護門就是說三種自在力。我們凡夫的身口意因為有煩惱跟障礙,所以他要稍微地調整保護。佛陀的身口意任運隨智慧行,佛陀不用保護,就身口意隨智慧行。
比方說“知道者”,佛陀意業得自在。佛陀跟眾生接觸的時候,他能夠知根、知法、知時、知處、知方便。他能知道你的根機,佛陀知道用什麼法攝受你,知道什麼時間點下手是最好,知道是在什麼處所,知道用什麼方便。佛陀是知道者,意業得自在。
第二個,“開道者”。佛陀的身相得自在。佛陀可以現出各式各樣的身相來攝受你。
“說道者”,就是口自在,佛陀能夠用五乘的教法來做廣泛的開合。
總而言之,“汝等天人阿修羅眾皆應到此,為聽法故”。這段是說明佛陀的心是大悲平等,佛陀所說的法是圓滿無缺的。
但這個地方有問題了,就是說,佛心是平等,法門是圓滿,那麼為什麼大家學佛的結果,來生是各走各的呢?那就是每一個人無量劫來熏習的善根有所不同。
舉一個例子。蕅益大師說,你看佛陀講《阿含經》,《阿含經》你開啟,沒有大乘法,從肉眼來看是看不到大乘法,全部講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全部都是四諦。但是佛陀講《阿含經》的時候,天人在旁邊聽,講完的時候八萬天人發菩提心。你怎麼解釋呢?你把四諦法定義作聲聞乘,合理嗎?就是說,這個人的善根強,他聽到的是四諦,原來三界是痛苦的!一般情況,知道三界的痛苦,我們會起出離心。但是大乘種性的人知道三界是痛苦,他起大悲心,他不是要出離。所以佛陀講《阿含經》,八萬天人發菩提心。佛陀講《楞嚴經》,摩登伽女聞大證小,證得小果。《楞嚴經》裡面佛陀是講“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想是不存在的、真如是本具的,摩登伽女在座,竟然證得阿羅漢果。你說《楞嚴經》不是大乘法嗎?
所以,用法門本身來定位一個法的高低,在《法華經》已經不存在了。你沒有把眾生的根機的因緣放進去。你不能說,《楞嚴經》是大乘的,那每一個人讀都得大乘。未必!有些人讀《楞嚴經》是為了人天福報,他只是把誦經當功德想,所以他誦完《楞嚴經》,可能也就得到人天福報。
就是說,同樣的雨水,每一個人其實是各取所需。也就是說,善根要增上,除非你今天能夠自我突破。你看,科學家有做一個證明,跳蚤。跳蚤是可以跳來跳去的,後來科學家拿一片玻璃放在跳蚤上面三公分的地方,這個跳蚤往上一跳,碰到玻璃,它產生記憶。它生命的經驗告訴它說,我不能跳這麼高,跳這麼高會產生痛苦的感受。科學家再把這個三公分的玻璃往下降到兩公分,這個跳蚤跳到兩公分又碰到玻璃,它告訴自己說,我不能再跳兩公分,我要跳得更低。最後,這個玻璃壓到跳蚤身上的時候,它再也不跳了。它是一個不會跳躍的跳蚤。為什麼?生命經驗產生了。這個就是因緣法。
就是說,作為佛陀,他會尊重你的因緣。你今天已經在因緣當中產生了這樣的根性,佛陀會尊重。佛陀講出很多的法門,目的就是,佛陀同時要照顧到你的因緣,又要照顧到你的究竟,這就是佛陀高明的地方。就是雨水下去,三草二木雖然名色各異,但是它的根部卻是趨向真如,是這個概念。我們從這個地方可以知道,佛心平等,佛法圓滿。
那麼眾生接觸到這個法以後,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看下一段。
爾時,無數千萬億種眾生,來至佛所而聽法。
如來於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為說法;種種無量,皆令歡喜,快得善利。是諸眾生聞是法已,現世安隱,後生善處,以道受樂,亦得聞法。既聞法已,離諸障礙,於諸法中,任力所能,漸得入道。
如彼大雲,雨於一切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如其種性,具足蒙潤,各得生長。
前面是指的佛心的平等、佛法的圓滿,但是當佛法要落實到讓眾生受益,那就必須要考慮根機。我們來看這個根機差別產生不同的效果。
爾時,有這麼多眾生來到佛陀的地方聽法以後,“如來於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佛陀第一件事情先看你過去經歷過什麼經驗,你未來的生命有什麼希求:你是追求快樂,是追求涅盤寂靜,還是追求到淨土去。先觀察你根機的利鈍,看看你心中的希求;再看看你這個人的個性是精進懈怠,你對佛法的專注、相續的時間有多長;再看看你的胸量,你心中的堪能性有多少,你今生有多少時間用來修學佛法,而為說法。
總而言之,這麼多的差別就是達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