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97集《妙法蓮華經》(第3/7 頁)
在<提婆達多品>當中,佛陀為了證明理觀、事修是缺一不可,引用了兩個實際的例子:第一個,就是一個大國王(這個大國王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因地)。這個大國王為了追求無上菩提,放棄了王位,向仙人修學《法華經》。然後,在提婆達多逆緣刺激之下,精進修學六度而成佛。所以,蕅益大師說,釋迦牟尼佛的因地這一塊,強調事修的精進,以事修方式成佛。這是第一個。而龍女的轉身成佛,瞬間,一轉身變成男身,然後在南方無垢世界成佛,強調的是理觀的成佛。
這兩個是各有特色,但這兩個其實是缺一不可的。佛陀只是在表顯事修、理觀缺一不可。所以,前面的釋迦牟尼佛的因地成佛強調事修的精進,而龍女的成佛是理觀的相應,就一念的相應。
我們把這個基本概念,理觀、事修弄清楚,就可以往下看。
己二、明通經利益 分九:庚一、智積偈贊;庚二、智積提問;庚三、文殊回答;庚四、智積疑問;庚五、龍女釋疑;庚六、挾權難問;庚七、獻珠除疑;庚八、時眾得益;庚九、大眾信受
這一段是釋迦牟尼佛讚歎文殊菩薩在龍宮弘揚《法華經》所成就的利益。那麼它對眾生有什麼利益呢?這個地方有九段的說明。
庚一、智積偈贊
爾時,智積菩薩以偈贊曰:
大智德勇健 化度無量眾
今此諸大會 及我皆已見
演暢實相義 開闡一乘法
廣導諸眾生 令速成菩提
“爾時”,這個爾時是什麼時候?就是文殊菩薩率領無數坐寶蓮花的菩薩從海湧出、住在虛空的這個時候。這個時候智積菩薩看到這種莊嚴相,就用偈頌讚嘆。“大智德勇健,化度無量眾。”這一段是讚歎文殊菩薩,說具足大智慧大福德勇猛精進的文殊菩薩,您老人家依止前面的智德勇三種功德,來化度無量的眾生,使令我們“今此諸大會”,這個與會的大眾,都能夠見到這些坐寶蓮花、在虛空坐的這些菩薩。
這個菩薩,我們前面說過,有權位的菩薩跟聲聞大眾。權位菩薩當然修六度,聲聞大眾修四諦,但是他們會權入實以後,都是走上一佛乘。他們入一佛乘以後當然就在空中住,形成一種莊嚴相。智積菩薩就讚歎。
這些所謂的三乘的權教之人,經過文殊菩薩“演暢實相義,開闡一乘法”……按照《法華經》的思想,除非你能夠會歸到一心真如,修即空即假即中,發起清淨心、菩提願以外,你所修的法門都叫事修。事修可以讓你成就安樂道,可以讓你成就解脫道,但是你跟菩提道無緣,因為你沒有找到正因。而《法華經》能夠“演暢實相義”,講到中道的實相,開闡一佛乘,一佛乘就是權實不二,所以文殊菩薩依止《法華經》,廣泛地引導三乘的行者“令速成菩提”。
這一段的讚歎,核心思想在最後這句話,“廣導諸眾生,令速成菩提”,會權入實。成佛的關鍵點,其實就是你內心要能夠先跟一心真如的清淨心、菩提願相應。這樣子,你不管修什麼法門,你今生可能只有佈施、持戒,也只有唸佛,雖然你只修三個法門,但是因為你的根本是清淨心、菩提願,所以你還是走上成佛之道,你跟佛陀走了一個同樣的道路。當然你的資糧力比較弱,但是不能否定,你是真實的佛子。所以,這個成佛的關鍵不在於事修,在理觀。所以智積菩薩讚歎文殊菩薩善能教化這些龍宮的眾生。
庚二、智積提問
文殊師利言:我於海中,唯常宣說妙法華經。
智積問文殊師利言:此經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世所希有。頗有眾生,勤加精進,修行此經,速得佛不?
智積菩薩用偈讚歎以後,文殊菩薩就自己出來表態了。他說,我在大海當中主要是講《法華經》,講一佛乘的思想,中道實相思想。
這個時候,智積菩薩就起疑問了。他就問文殊師利菩薩說:“此經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世所希有。”說《法華經》的思想,它是由內而外的,稱性起修的,這是一個很高深的法門;你要能夠觀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然後才能夠帶動你的事修的。那麼,這是“諸經中寶”,這個寶就像摩尼寶珠,能夠統攝你一切的善法,趨向佛道,這是“世所希有”,是希有難得的妙法。這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頗有眾生,勤加精進,修行此經,速得佛不?”頗,就是難道。難道真的有眾生依止《法華經》的一佛乘妙法的修學而快速成佛嗎?
智積菩薩這一個問其實是有兩段:第一段是讚歎,第二段他是質疑。他是讚歎《法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