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第102集《妙法蓮華經》(第6/8 頁)
,“東去西去,不如到萬里無寸草處去”。
這個禪師聽了以後,他不懂,但是他聽了,他是一知半解。這個禪師安居結束以後就走了。走了以後就到石霜楚圓禪師那個地方去參學。石霜禪師說,你從哪裡來的?他說我從洞山禪師那邊來。那洞山禪師有什麼開示呢?他就把這句話講出來,他說,他老人家臨走前說:東去西去,不如到萬里無寸草處去。那石霜禪師說,洞山禪師有解釋吧?他說,他沒解釋。石霜禪師說,我解釋一個。石霜禪師說,出門便是草。
這句話回答得好!這個草就是生死業力了。就是說,當你迴歸到原始點的時候,你那個時候是無眼耳鼻舌身意,沒有生死業力,沒有煩惱,是一種非常寂靜安穩的地方。但是你只要念頭又一動,出門便是草,就是你又落入了輪迴了。所以這個地方講到相續力。
所以它這個意思就是說,理觀的清淨心——安住,還有一個,事修的清淨心——調伏,這兩個缺一不可。就是說,如果你沒有理觀,你只是一路地修,你不會相信自己是清淨的,你不相信你本來清淨。如果你只有理觀,你相信自己本來清淨,結果你不去調伏,就弄得你心中是心有千千結,結果,你還是做不了主。所以,第一個,你相信你清淨;第二個,你努力地去修學,往清淨的方向去前進。這兩個都需要。
壬三、頌行成
這地方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若有比丘 於我滅後
入是行處 及親近處
說斯經時 無有怯弱
這一段是說明修學身業的因相。身安樂行,它表現出來的是調柔、寂靜、安穩,這是一種身業的安樂。這個相狀怎麼來的呢?
“若有比丘,於我滅後”,能夠“入是行處,及親近處。”他能夠修理觀,不斷地告訴自己——我的內心本來清淨;第二個,修事修,用空觀調伏心中的愛取。你這樣子來說《法華經》的時候,你的心就沒有怯弱,就很堅定。這是第一個,講因相,兩種因相。
第二個,我們看行成安樂的果相。
菩薩有時 入於靜室
以正憶念 隨義觀法
從禪定起 為諸國王
王子臣民 婆羅門等
開化演暢 說斯經典
其心安隱 無有怯弱
“菩薩有時”,這個修行,這個“有時”就是你要有固定的功課。固定的功課當中,你要萬緣放下,進入寂靜處;然後修止把心安定下來;然後“以正憶念”,就修觀法,用這個空觀來消滅心中的愛取,這個“隨義觀法”,隨著空性的義來觀一切法空。然後,把心作一個戒定慧的調伏,再從禪定的止觀起來,“為諸國王,王子臣民,婆羅門等”來演說《法華經》。你透過這種理觀的清淨心跟事修調伏過的清淨心,你在說法的時候就有兩種的功德:“其心安隱、無有怯弱。”這就是身安樂的相狀,功德相。
我們看結示。
文殊師利
是名菩薩 安住初法
能於後世 說法華經
“文殊師利!是名菩薩,安住初法”。這個初法就是身安樂行,能夠在後世當中安穩地解說《法華經》。
我們看前面的<勸持品>。<勸持品>的菩薩在弘揚《法華經》的時候沒有這麼多麻煩的事兒,他就是憶念菩提願就好了,因為他清淨心都成就了。就是說,菩薩沒有什麼安不安穩,他隨時安穩,問題是他願不願意發心來弘揚佛法,是他要不要。
但是凡位菩薩就不是要不要了。我們凡位菩薩往往都是發很大的願,問題是能力的問題了。所以佛陀為凡位菩薩講四安樂,就是說,你要有理觀的清淨心,事修的清淨心,你才能夠把你的色身調到調柔、寂靜、安穩的狀態,來正確地說《法華經》,是這樣子。
庚二、口安樂行 分二:辛一、長行;辛二、重頌
辛一、長行 分二:壬一、標章;壬二、行法
壬一、標章
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欲說是經,應住安樂行。
這是總標。就是在如來滅後,進入末法時代,凡位的菩薩在末法當中,五濁惡世,發願弘揚《法華經》,第二個,口業要住在安樂行,口安樂行。
壬二、行法
口安樂行是一個果地的功德,是一個結果。那麼因地要怎麼修,才能夠讓自己口業得到安樂呢?
看壬二的“行法”,講到修行的方法。行法有止行跟觀行,先看止行。
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