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印光法師文鈔白話文解釋十(第2/6 頁)
(印光)宿業深重,初生半載,病目六月。號啕哭泣,除食息外,了無一刻止息。其痛苦不知其何如。幸承夙善根力,得見天日,實為萬幸。
我宿業深重,剛生下半年,眼睛就病了六個月。號啕哭泣,除了飲食睡眠之外,沒有一刻停止。這個痛苦不知如何形容。幸而仰承夙世善根之力,得以見到天日,實在是萬幸。
成童受書,由宿業引發,致服韓歐闢佛之毒。繼則深自省察,自知慚愧,歸命三寶,出家為僧。若非三寶冥垂加被,使我自省。則當今之時,久在阿鼻地獄,受諸劇苦。何能與諸君子指東話西,論自力他力,以期同證真常,誕登覺岸乎哉。
稍長大後開始讀書,由於宿業引發,導致服下韓愈、歐陽修闢佛的毒說。接著由於深深的自我反省觀察,自知慚愧,歸命三寶,出家為僧。如果不是三寶冥垂加被,讓我自己反省。那麼這個時候,應該長久在阿鼻地獄,受種種劇苦。怎能與諸位君子指東論西,討論自力他力,以期望同證真常佛性,直登極樂覺岸呢?
其七期已滿,三昧未成,一由夙業深重,二由精神衰頹所致。然佛固不見棄於罪人,當承茲行以往生耳。
這個唸佛七的日期已經圓滿,唸佛三昧沒有成就,一是由於夙業深重,二是由於精神衰頹所導致。然而阿彌陀佛一定不會捨棄有罪之人,應當憑藉唸佛的功行求往生淨土。
十念記數,不是數息。以其從一至十,同於數息。又以蓮宗寶鑑,訛作至百千萬,恐受其病,引為證明。目為數息持名,斷斷不可。欲證三昧,自有佛祖所示三世不易之法。何得問我所證,方能纘 (zu ǎn ) 步。
十念記數,不是數呼息。只是從一到十的數目,相同於數呼息的數目。又因為《蓮宗寶鑑·攝心念佛三昧調息法門》中,錯誤地認作要“從一數至十,從十數至百百數至千萬。”恐怕你們受到其誤導,所以引出來加以證明。假如將十念記數,認定為數呼息持名唸佛,斷斷不可以。想要證得唸佛三昧,自有佛陀祖師所指示的三世不變之法。為何要問我所證如何,才能繼承前進。
彌陀經雲,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此一日七日,乃是舉例之詞,不可執定。若是等覺根性,一念即能不亂,何待一日。若是逆惡根性,畢生亦難一心,何況七日。王耕心混上中下根為一例,發而為論,深自矜誇,謂為發前人所未發,實為上違佛祖誠言,下啟後進狂妄,令人不勝悲痛哀憐而莫之能止也)。
《阿彌陀經》說:“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這個“一日至七日”,是舉例的話,不可固執認定就是一天到七天。如果是等覺的根性,一念就能一心不亂,何必要等到一天。如是五逆十惡的根性,一輩子也難得到一心不亂,何況只是七天。王耕心混同上、中、下根為一律同等,發出的議論,很是自我誇耀,認為是說出前人所未說,實際則是上違佛祖的誠言,下啟後人的狂妄,令人不勝悲痛哀憐,而不能夠阻止)。
觀經雲,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指心想,是指心是,觀想既是作,持誦禮拜豈不是作,舉一反三,儒者尚然,況博地凡夫,上窺佛意,何得不依圓頓妙解,而以擔板之見推測乎)。
《觀無量壽佛經》中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指心想。是:指心是。觀想既然是“作”,持誦禮拜難道不是“作”,舉一反三,學儒的人尚且要如此,何況博地凡夫,向上窺測佛陀之意,怎可不依圓頓妙解,而以死板之見來推測呢?)
楞嚴大勢至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文殊選圓通偈,謂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今例之曰,反念念自性,性成無上道。
《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文殊菩薩選擇最圓通的偈頌,說:“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現在我們可以參照文殊菩薩而說:反念念自性,性成無上道。
四十二章經雲,夫心者,置之一處,無事不辦。夢東雲,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此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四十二章經》中說:“夫心者,置之一處,無事不辦。”夢東徹悟禪師說:“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這十六字是念佛法門的一大綱宗。
欲修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