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印光法師文鈔白話文解釋十六(第1/4 頁)
某某人來到普陀山,於是問到您日常的生活起居。說每天閱讀禪宗的語錄,經常談論機鋒公案。我認為年紀大了,應當多多唸佛,就是以淨土為宗旨,方才有實際的造詣。
請試論之。禪與淨土,理本無二。若論事修,其相天殊。禪非徹悟徹證,不能超出生死。故溈山雲,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生生若能不退,佛階絕定可期。
不妨論說一下其中的道理:禪宗與淨土,從理體上講是一非二。如果從事相修持方面論,則有天淵之別。禪宗行人沒有徹底開悟,徹底證悟,不能夠超出生死。所以溈山禪師說:“如果頓悟正因佛性,就是踏上了出離塵境的漸次階梯。每一生如果都能不退轉,佛的階位決定可以期會。”
又云,初心從緣,頓悟自性。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盡,須教渠盡除現業流識。弘辨謂頓悟自性,與佛同儔。然有無始習氣未能頓盡,須假對治,令順性起用。
又說:“初發心的禪者,可因一定的機緣突然悟見自性,但還有無始曠劫的習氣,沒能頓時除盡,必須讓他們努力除盡現前業力的流轉情識 (即悟後起修,在一切境緣中磨除舊習宿業,久久使之淨盡)。”弘辨圓智禪師說:“頓悟所見的自性,與佛相同。然而還有無始的習氣,沒能頓時除盡,必須藉助對治的法門,令心隨順性德起作用。
如人吃飯,不一口便飽。長沙岑謂天下善知識未證果上涅盤,以功未齊於諸聖故也。所以五祖戒又作東坡,草堂清復為魯公。古今宗師,徹悟而未徹證者,類多如此。良由惟仗自力,不求佛加,絲毫惑業不盡,生死決不能出。
如同一個人吃飯,不是吃一口就吃飽了。”長沙景岑禪師說:“天下善知識未證果位上的涅盤,因為功夫未能齊等於諸位聖者的緣故。”所以五祖戒禪師轉世又作蘇東坡,草堂清祖師轉世為曾魯公。古往今來的禪宗祖師,徹底開悟而沒有徹底證悟的大多如此。實在由於只是依仗自力,不求佛力加倍,有一絲毫的惑業沒能除盡,生死決定不能出離。
淨土則具信願行三,便可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則永無生死。悟證者頓登補處,未悟者亦證阿鞞。所以華藏海眾,悉願往生。宗教知識,同生淨土。良由全仗佛力,兼自懇心。故得感應道交,由是速成正覺。
淨土宗則要求具足信願行三者,就可以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就永遠出離生死。悟證的菩薩頓然高登一生補處,未悟的菩薩也能證得阿鞞跋致。所以華藏海眾菩薩都發願往生淨土。宗門教下的善知識共同願生淨土。實在由於是完全仰仗佛力,兼帶自己的誠懇心。所以能夠感應道交,由此速成正覺。
為今之計,宜屏除禪錄,專修淨業。於一塵不染心中,持萬德洪名聖號。或聲或默,無雜無間。必使念起於心,聲入乎耳,字字分明,句句不亂。久而久之,自成片段。親證唸佛三昧,自知西方宗風。
為今之計,你應該放棄禪宗語錄,專心修持淨業。在一塵不染的心中,執持萬德洪名聖號。或者出聲念,或者默唸,沒有夾雜,沒有間斷。必定要使得念起於心,聲音入於耳,字字分明,句句不亂。久而久之,自然功成成片。親證唸佛三昧,自然知道西方的禪宗道風。
是以觀音反聞聞自性之工夫,修勢至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淨業。即淨而禪,孰妙於是。
是以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的工夫,來修持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淨業法門。即淨土法門而修持禪宗,有哪個玄妙能超過這個的呢?復永嘉某居士書一
唸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須主助分明,則主亦歸主。若泛泛然無所分別,一目視之,則主亦非主矣。準提大悲,豈有優劣。心若至誠,法法皆靈。心不至誠,法法不靈。
唸佛的人也不是不可以持咒。但必須主修助修分清楚,那麼主修也歸於主修。如果泛泛然沒有什麼分別,一樣對待,那麼主修也就不是主修了。準提咒、大悲咒,哪裡有優勝優劣的分別呢?心如果至誠,法法都靈。心如果不至誠,法法都不靈。
一句佛號,包括一大藏教,罄無不盡。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唸佛人。而一無所知一無所能之人,但止口會說話,亦可為真唸佛人。去此兩種,則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依教與否耳。
一句佛號,包括一切大藏教義,毫無遺漏。通宗通教的人,才能作真唸佛人。另外一無所知,一無所能,只是口會說話的人,也可成為真唸佛人。除開這兩種人,則能否成為真唸佛人,都在於自己努力與否,及是否依教罷了。
至於修行淨土,有決定不疑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