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印光法師文鈔白語解對照第一回(第6/7 頁)
形六道。遍於十方微塵佛國,普現色身,度脫眾生。非獨止現菩薩之身,而二乘六道,無身不現。
觀世音菩薩於無量劫前,久已成佛道,號正法明如來。但以度眾生心切,救苦情殷,所以雖然不離常寂光土,但同時垂化現形在六道之中。周遍在十方微塵佛國,普現色身,度脫眾生。不是隻現菩薩之身,而聲聞、緣覺、人天六道,無身不現。
法華所謂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雖則遍入十方佛國,而於娑婆因緣,甚深甚深。雖則普現十法界身,而世人據跡而論,止雲菩薩而已。以其徹證唯心,圓彰自性,故得悲運同體,慈起無緣。
《法華經》所說的: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雖然周遍入於十方佛國,而於娑婆世界的因緣,很深很深。雖然普現十法界之身,而世間人根據行化事蹟來論,只稱說菩薩而已。因為觀世音菩薩徹底證得法界唯心,圓滿彰顯清淨自性,所以運同體大悲,起無緣大慈。
由本高而體大,故跡廣而用宏。其隨類逐形,尋聲救苦,有感即應,無願不從之跡,喻如月麗中天,影現眾水。不但江湖河海,各現全月。即小而一勺一滴,無不各各皆現全月。
由於本願高勝而悲體廣大,所以行跡普廣而妙用宏深。隨眾生類,逐種種形,尋聲救苦,有感即應,無願不從的事蹟,譬如月亮當空,月影顯現於眾水。不但江、湖、河、海,各自顯現全月。即使小到一勺水,一滴水,沒有不各各都顯現全月的。
又江湖河海中月,一人觀之,則其月與己相對。即百千萬人於百千萬處觀之,亦皆各各與己相對。人若東行,月則隨之而東。人若西行,月則隨之而西。人若安住不動,月則不離當處。一人乃至百千萬人,悉皆如是。
又者,江湖河海中的月亮,一個人觀看,那麼這個月亮與自己相對。即使是百千萬人在百千萬處觀看,也都是各各與自己相對。人如果向東行,月亮就隨著向東。人如果向西行,月亮就隨著向西。人如果安住不動,月亮就不離當處。一人乃至百千萬人,全都是如此。
菩薩於一念中,遍法界感,遍法界應。感應道交,無少差殊。與此一月普現眾水,隨人隨地各見全月,了無有異。良由菩薩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以眾生之心為心,以眾生之境為境。故得不謀而合,無緣而應。
菩薩在一念之中,遍法界眾生有感,菩薩能遍法界而應。感應道交,沒有一點差錯。與這一個月亮普遍影現眾水,隨每個人,隨各個地方,各自見到全月,沒有一點差異。實在是由於菩薩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以眾生的心為心,以眾生的境為境。所以能不謀而合,無緣而應。
豈世智凡情所能測度者哉。至若水昏而目盲,則不能見。非月不現,是昏盲咎。其感應之跡,有顯感顯應,冥感冥應,冥感顯應,顯感冥應,亦冥亦顯感而顯應,亦冥亦顯感而冥應之不同
哪裡是世間淺智,凡夫情見所能測度的呢?如果是水昏動而眼睛盲瞎,就不能見到。不是月亮不現,而是水昏眼盲的過咎。觀世音菩薩感應的事蹟,有眾生明顯感,菩薩明顯應;暗中感,暗中應;暗中感,明顯應;明顯感,暗中應;又暗中又明顯感,而明顯應;又暗中又明顯感,而暗中應的不同
(顯感顯應者,現生竭誠盡敬禮念供養,即蒙加被,逢凶化吉,遇難成祥,及業消障盡,福增慧朗等。
(顯感顯應:這是現生竭誠盡敬,禮拜唸誦供養,就蒙菩薩加被,逢凶化吉,遇難成祥,以及業消障盡,福增慧朗等。
冥感冥應者,過去生中曾修竭誠禮念等行,今生雖未修習,由宿善根,得蒙加被,不知不覺,禍滅福臻,業消障盡等。
冥感冥應:這是過去生中,曾經修持竭誠禮念等等行事,今生雖然沒有修習,由於宿世善根,得蒙菩薩加被,在不知不覺當中,禍滅福至,業消障盡等等。
冥感顯應者,宿生曾種善根,今生得蒙加被。
冥感顯應:這是過去生中,曾經種過善根,今生得蒙菩薩加被。
顯感冥應者,現生竭誠禮念,不見加被之跡,冥冥之中,承其慈力,兇退吉臨,業消障盡等。
顯感冥應:這是現生竭誠禮拜唸誦,看不見菩薩加被的痕跡,在冥冥之中,承菩薩的慈力,兇退吉臨,業消障盡等等。
亦冥亦顯感而顯應者,宿世曾種善根,今生竭誠禮念,顯蒙加被,轉禍為福等。
亦冥亦顯感而顯應:這是宿世曾經種過善根,今生竭誠禮念,明顯蒙受菩薩加被,轉禍為福等等。
亦冥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