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地皮菜大包子(第1/1 頁)
第二天
柳之雲起了一大早就開始在打掃著整個屋子,弟弟妹妹們還在睡熟中。
她先是拿了一些野菜給院子裡的兩隻老母雞餵了一些,然後把昨天做叫花雞的土堆和炭火的殘留收拾乾淨。
這種燒過的草木灰可是寶貝東西,柳之雲把草木灰灑在了院子裡面的土地上,這樣的不僅能夠給草地施肥而且還能夠殺蟲,後期種植什麼東西也比較方便。
在這個資源匱乏時代主打就是一個物盡其用。
過幾天餐車好了之後,柳之雲就要開啟擺攤生活了。
她一想到這裡,那麼以後肯定會很忙沒有什麼時間幫弟弟妹妹們做飯,她不在的時候弟弟妹妹總是餓著肚子,長期下去不好!
她來到廚房翻了翻能用的食材,突然看到昨天撿回來得到地皮菜
“對了,可以給弟弟妹妹們做一點包子吃”
說著就開始準備了
說到地皮菜,年齡大或者農村的孩子都不會陌生的,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地軟,每次下過雨之後,土地表面就會長出來很多地膜——地軟!
地軟經過雨水的滋養,變得胖乎乎肥肥嫩嫩的,營養價值也是極其的高,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還有各種礦物質,既能包包子包餃子,還可以拿來煮湯喝都是相當美味的。
雖然地皮菜營養豐富但是它賣相不太好,這個時代的人還沒有發現它可以食用。
現代人很少吃它是因為它清洗起來甚是麻煩,它是生長在雨後的地表,所以經常跟著地面浮草泥土還有泥沙混合生長著。
柳之雲把撿來的地軟放到一個大盆裡面,加入清水用手輕輕的攪動,這個過程大概持續十分鐘的樣子,目的是為了讓地軟表皮的雜草和泥沙在攪拌的作用下脫落下來。
看著清洗的差不多的地軟,柳之雲換了一盆水繼續清洗,這次她向盆中加了一些食鹽,食鹽會讓地軟中看不見的小蟲子洗乾淨。
這樣用鹽巴泡上半個小時,再繼續淘洗個五六遍就可以切碎備用。
光是地軟做包子太單調了,柳之雲把之前撿來的野雞蛋拿了出來,一個個的打在碗裡,用筷子迅速的攪拌,讓蛋黃和蛋清迅速融合。
把雞蛋液倒入鐵鍋內炒成雞蛋花,不一會黃燦燦的雞蛋花出鍋了。
柳之雲把地軟還有雞蛋花一起放在案板上哐哐哐剁碎,她還切了一些野蔥也混到一起,這樣包的包子口感會更好。
剁好餡料之後就開始調味了,她給剁好的餡料裡面加入油、食鹽、花椒、醬油調好味道。
接下來就是和麵,製作包子的時候麵皮很重要,這一步決定了包子的口感是否鬆軟。
和麵她可是一把好手,她將麵粉倒入盆中用溫水和麵,團成一個麵糰蓋上蓋子,讓其醒面發酵,等到麵糰變成原來差不多兩倍大的時候就可以製作包子皮了。
麵糰發酵好之後,柳之雲把大面團切成一小個一小個的麵糰,然後用手搓成長條,這一步不需要太仔細,大概搓成一個長條就好了。
然後將一個個長條切成一個更小的面劑子,接著用手把一個個小小的面劑子壓扁給上面撒上面粉以防在擀麵皮的時候黏住。
只見一個個扁扁的小麵餅在柳之雲的手下隨著擀麵杖不斷地轉動,變成了一箇中間厚外邊薄薄的圓圓的包子皮!
不一會兒的功夫 柳之雲就把麵皮全部擀好了,然後端著餡料還有面皮坐在廚房的桌子上準備開始包包子。
她給每一個麵皮裡面都塞著滿滿的餡料。
麵皮的底座,一個手順著麵皮一拉一捏輕輕轉動,很快一個很漂亮的包子就包好了。
大概一個小時過去了,廚房裡擺了足足兩籠白花花的大包子,她把包子全部架在鐵鍋蓋上蓋子之後開始燒火。
不一會兒,鍋裡的白氣順著鍋的縫隙飄出來,這時候再等待包子蒸一會兒就可以出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