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開學快樂(第3/7 頁)
持家務。因為家中條件有限,他在邊關長大,時常看到父輩在邊防線上與外敵抗衡,因此他自小習武,也對軍旅生活充滿了嚮往。來到學堂後,郭勇希望自己能不僅習得文才,更希望在武藝上有所精進,將來能為保家衛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後一位舍友叫楊志,是一位來自中原地區的農家子弟。他的父親曾是當地的一位塾師,雖然家境清貧,但楊志自小在父親的教導下打下了紮實的學問基礎。為了能透過科舉改變家族命運,楊志努力學習,希望能在將來的科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為家人爭光。
征服者將自己的行李放在了空床上,簡單收拾了一番。幾位舍友見他剛到,紛紛熱心地幫忙,一邊收拾一邊閒聊起來。他們對彼此的經歷和背景都充滿了好奇,每個人的入學之路都充滿了獨特的色彩。李駿問道:“你呢?徵兄弟,聽口音你不像是來自江南或中原,不知你家鄉是哪裡?”
征服者沉吟片刻,緩緩說道:“我來自北方的一個小縣,家裡是普通的農戶出身。不過,在進學堂前,我有過一段軍旅生涯。”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平靜,但言語間隱隱透出曾經的艱辛與堅持。
郭勇眼前一亮,滿臉興奮地問道:“原來你是當過兵的!那一定有不少有趣的經歷吧?我父親也在邊關從軍,我自小聽他講過不少戰事的故事,真希望以後也能像你一樣,親自體驗一下那種生活。”
征服者微笑道:“軍營生活確實有許多考驗,也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只是現在來到學堂,還是需要把心思更多地放在學問上,希望能文武兼修,將來有機會為朝廷效力。”
楊志對征服者的經歷感到佩服,忍不住說道:“有過軍旅生涯的經歷,肯定能更好地理解治國安邦的道理。我們幾位也都希望能在這裡學有所成,日後報效國家,改變自己的命運。”他的語氣真摯,透出一股普通學子努力拼搏的決心。
晚上熄燈後,宿舍裡依然傳來低語聲。大家躺在床上,開始聊起對未來的憧憬與理想。李駿希望能在幾年內完成學業,順利透過各級考試,入朝為官,協助家族拓展生意的同時,藉此機會為地方百姓做些實事。郭勇則更傾向於軍旅生活,他計劃如果有機會參加軍事考試,一定要在戰場上立功,將來或許能夠像父親那樣,成為一名驍勇善戰的將領。
楊志的理想更為樸實,他想透過努力學習,考取功名,讓家裡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儘管他的目標不如其他舍友那般宏大,但他的決心卻絲毫不減。征服者聽著他們的討論,也回想起自己來學堂前的那段艱辛旅程,以及一路上的堅持和奮鬥。他知道,大家各有各的追求,但共同的努力和奮鬥的精神讓他們彼此間多了一份理解和認同。
在這個深夜的交談中,舍友們之間的陌生感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新生友情的萌芽。這種共同的憧憬和對未來的期待讓他們對接下來的學堂生活充滿了嚮往,也促使他們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更加團結和互相支援。
隨著夜漸深,舍友們的話語聲也慢慢變小。征服者望著宿舍頂上那幾道模糊的橫樑,耳邊傳來窗外竹林的沙沙聲,心中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寧靜與安穩。他明白,這只是他們學堂生活的開始,未來還有許多的挑戰等待著自己。但他也相信,只要有這樣的舍友情誼和共同奮鬥的決心,他們必定能在這座學堂裡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躺在木床上的征服者,漸漸進入了夢鄉,夢裡,他看到自己和舍友們在學堂的練武場上拼搏,在講學堂裡討論學問,甚至在大考的考場上奮筆疾書。這些畫面無比真實,彷彿預示著他在這片新天地裡將要經歷的點滴成長。
征服者踏入教室的那一刻,心中滿是激動和期待。這間教室寬敞明亮,牆壁上掛著幾幅儒家經典的書法作品,營造出濃厚的學術氛圍。學堂的第一節正式課程即將開始,學生們陸續落座,整個教室顯得格外安靜而莊重。
講臺上站著一位年長的學者,鬚髮花白,身穿深藍色的長袍,舉手投足間透著書香門第的氣度。這位學者是學堂裡備受尊敬的教授,曾在國子監任教多年,後來奉命來到這座縣級學堂,教授《四書五經》和時政。征服者早已聽聞其學識淵博,因此對這堂課尤為期待。
學者不急不慢地開口講授,聲音洪亮清晰:“今日,我們從《論語》講起,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經典之言,不僅僅是強調學習的重要性,更是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反省和複習所學的道理,以此來增益自身修養。如今大清盛世,學子們若要立志報國,就需深刻理解這些經義的內涵,才能在未來施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