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貢院會試(第2/3 頁)
沉思。
“治國之道,重在民本。”這是他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句話。他暗暗思索:如何能既切中問題,又不讓文字過於鋒芒畢露?他稍作構思,提筆寫道:
“治國之道,民本為要。賦稅日重,百姓疲敝,乃朝廷之憂。當務之急,宜整頓賦稅制度,減輕民生之困。”
趙青雲從稅制的根源談起,剖析了當前賦稅繁重的主要原因,並結合歷代治國理政的經驗,提出以下幾條對策:
精簡冗官,清查官員貪墨:加強對地方稅賦的監管,重罰貪汙受賄之徒;
減少不必要的徵調與貢品:避免因朝廷無端奢靡造成的基層負擔;
扶持農業與手工業:鼓勵民間經濟發展,以擴大稅源代替加重賦稅;
推行均田政策,恢復百姓土地權:減少貧富分化,促進民生穩定。
他一邊寫,一邊斟酌每一個措辭,不願讓文章顯得過於激烈,但卻也不願妥協於現實。他引用古代名君如唐太宗推行均田、減稅寬政的事例,又以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的論述為輔,指出“政寬則民悅,賦輕則國興”的重要性。
寫到最後,他的筆鋒一轉,提出:“當下朝廷,理應以內治反腐為根,外施減賦寬政為葉,方可穩固天下,長治久安。”他擱下筆,長舒了一口氣,手心已因緊張而微微發汗。
第二天的策論考題更為深入,要求考生進一步細化對賦稅的改革建議。趙青雲發現試題似乎有意考察考生對經濟結構的理解,他心頭一沉:這種複雜問題極具挑戰,稍有不慎便可能遺漏重點。
他沉穩提筆,圍繞賦稅與經濟發展的關係,逐條剖析。他提出以“農為本,工為輔,商為助”的三重經濟發展策略:
農為本:加強對農田的保護,建立糧倉儲備制度,確保天災年景不至於餓殍遍野;
工為輔:設立工坊,由官府支援農閒時的手工業發展,以擴大地方稅源;
商為助:開放商路,減少商稅,提高貿易流通,助力地方經濟。
趙青雲再次援引歷史,他提到唐朝藩鎮割據前的繁榮景象,指出經濟的穩步增長在於對民間財富的良性調配。他還引用了《管子》中“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的名句,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第三天的策論要求更為開放,考生可以基於前兩天的內容,構建一個完整的稅制改革藍圖。趙青雲在試卷上洋洋灑灑書寫,提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稅制模型:
賦稅分級:根據地方經濟狀況,實行分級稅制,確保貧困地區得到寬免;
陽光徵稅:設立專門的稅收監督機構,公開地方賦稅去向,杜絕暗箱操作;
災害豁免:地方若遭受天災,賦稅應視災情而定,不可強行徵收;
參與式改革:地方百姓推選代表,參與賦稅討論,以增強政策的公信力。
趙青雲在文章最後寫道:“賦稅之輕重,乃國之安危。民乃邦本,本固則邦寧。”他以飽滿的筆力,描繪了一個公平透明的稅制改革藍圖,表達了他對天下清平的強烈渴望。
考場內的燈火漸漸熄滅,考生們陸續離場。趙青雲站在貢院的大門外,抬頭看向天邊明月。他想起自己在文章中針砭時弊的言辭,心中並無後悔。
“此策論若能被朝廷採納,便是我所願;若不能,亦是我未盡之力。”他嘆了一口氣,眼神卻依舊堅定,“為天下蒼生,言出必擔,何懼非議?”
第三場是詩賦,考查考生的文學素養與表達能力。趙青雲入場時神情輕鬆許多,詩賦向來是他的長項。
經歷了前兩場的洗禮,他的心情已從緊張轉為平靜。詩賦一向是他的長項,他暗暗告誡自己,今天務必要展現出自己的真實才華。
試卷發下,題目為《春日登高》。趙青雲看到題目,眼中閃過一絲喜悅。他略一思索,腦海中便浮現出一幅春日登高的畫面:青山疊翠,溪流潺潺,長空孤鶴盤旋。
他提筆寫道:青山疊翠迎新雨,碧水東流洗舊塵。高閣憑欄觀遠景,長空孤鶴寄詩魂。民安國泰君何在?千古風流夢幾分。
前兩句描繪春日清新的景色,字裡行間流露出對自然的熱愛。後兩句則將目光轉向人事,表達了對國家和朝政的憂慮。寫到最後,他略微頓了頓,心中默唸:“既要體現文采,也要寄託家國情懷。”
趙青雲一字一句細細品讀,反覆檢查,將錯漏之處塗改,直到確認無誤才擱下筆。他抬頭環顧四周,有的考生眉頭緊鎖,有的伏案疾書,考場內的氣氛肅穆而凝重。他心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