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考中了秀才(第1/4 頁)
趙府的日子平靜而緊張,李青雲明白,雖然錦衣衛暫時未曾追蹤到這裡,但危險卻如陰雲一般,隨時可能降臨。他每日的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當當——清晨練劍,白天讀書,午後再練劍,晚上挑燈夜讀。這段時光雖充滿壓力,卻也讓他感到自己在逐漸變得強大。
趙文清的家中書房寬敞,藏書頗豐。李青雲常常一頭扎進這些書中,從歷史到治國方略,從經典文集到民間軼事,無不汲取。他的劍術也在不斷進步,尤其是薛逸風的時常到來看望他,更讓他從實戰中學到了許多。
這一天,李青雲正揮汗如雨地練劍,薛逸風悠閒地靠在一旁的大樹下,看著他動作中偶有遲疑,不由皺了皺眉。
“青雲,你這劍走得太死板了。”薛逸風走上前,一把拿過他的劍,隨手揮出兩道劍花,動作瀟灑流暢,“劍術不是機械的招式,而是心與手的結合。你的劍,應當像山間的風,自由而靈動。”
李青雲擦了一把汗,目光認真:“師兄,我的基礎是不是還不夠穩?”
“穩是一回事,但更重要的是融會貫通。”薛逸風挑眉笑道,“好了,看著,我來教你一招‘風穿雲隙’,試著跟上我的步伐。”
兩人一招一式地比劃著,偶爾劍影交錯,發出清脆的碰撞聲。薛逸風的指導雖嚴厲,但李青雲的進步卻顯而易見。
“不錯,進步了。”薛逸風收劍站定,嘴角浮現一絲讚許,“如果再加點實戰經驗,劍術小成也不遠了。”
李青雲拱手道:“多謝師兄指點,我一定會更加努力。”
徐子謙也在這段時間來過幾次,每次都帶來最新的訊息,也教導李青雲如何用學問去剖析複雜的局勢。
“青雲,這段時間你練劍勤勉,但讀書也不可鬆懈。”徐子謙翻開一本《春秋》,放在李青雲面前,“來,今天我們學一段‘尊王攘夷’的策略,看看古人如何以智慧應對權臣當道。”
李青雲坐直了身子,認真聆聽徐子謙的講解。然而徐子謙的神情在講到一半時忽然變得凝重,他放下書本,低聲說道:“張維平最近在朝中越發囂張。他彈劾了幾位對他不滿的重臣,還扶植了幾個親信,把持了大半的朝政。”
趙文清聽到這話,面色不由一沉:“先生,難道朝中就沒有人能與他抗衡嗎?”
徐子謙搖搖頭:“皇上昏庸,張維平一手遮天,那些敢站出來的人,要麼被削權,要麼被排擠出朝堂。再這樣下去,天下大亂指日可待。”
聽到這些,李青雲的心中燃起一股怒火,但更多的是無力感。他握緊拳頭,目光炯炯:“先生,難道真的沒有辦法可以撼動張維平嗎?他害了我的父親,害了那麼多忠良之士,難道就沒人能制止他?”
徐子謙看了他一眼,目光復雜:“青雲,張維平的確是毒瘤,但想要撼動他,光靠劍是不夠的。這是一場持久戰,需要策略,需要同盟,更需要耐心。”
李青雲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點頭:“先生,我明白了。我會繼續努力,等待時機,總有一天,我會親手為父親和那些冤死的人討回公道。”
宋懷玉也時常過來,為李青雲帶些點心或者訊息。她輕聲說道:“青雲兄,你不要急於行動,先生說得對,時機很重要。張維平的惡行雖多,但善惡終有報,總會有機會讓他伏法的。”
李青雲感激地看著她,點頭道:“宋姑娘,謝謝你的關心。我會牢記大家的教誨,不輕舉妄動。”
李青雲暫住趙府的日子在這緊張而忙碌的氛圍中悄然度過。
時光流轉,春去秋來,趙府的日子終於稍稍平靜了一些。錦衣衛的追捕似乎減弱了,村莊與縣城間的道路也不再像先前那般戒備森嚴。徐子謙看準了時機,決定給李青雲的生活注入一線新的希望。
這一天,徐子謙來到趙府。庭院中,李青雲正在練劍,汗水順著他線條分明的臉頰滑落,木劍揮動間帶起陣陣風聲。徐子謙靜靜站在一旁,目光中透著一絲欣慰,等李青雲收劍,才緩緩開口:
“青雲,這些日子,你的劍術已初具鋒芒,學問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我想,是時候讓你走另一條路了。”
李青雲愣了一下,抬手擦去額上的汗:“先生,您是說?”
徐子謙輕聲說道:“錦衣衛的追捕雖有所減緩,但張維平的威脅並未解除。單憑劍術,撼動不了朝廷權臣的根基。我想讓你和文清一起參加童試,考取秀才。”
李青雲瞪大了眼睛,略顯遲疑:“先生,我讀書雖已三年,但未曾系統準備過科舉,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