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苦勸(第3/21 頁)
在家庭成員、同學同事朋友圈中廣泛傳播。具體表現包括但不限於:人際關係不和諧、自卑焦慮卻又狂妄懶惰、道理都懂但日子還是過得很差勁、喜歡給別人提各種建議但總是反駁別人的意見.....就不一一列舉了。窮人有很多共同的缺點,這些缺點的根源,就是貧窮。然而貧窮的表象,買不起想要的東西這種,只是窮人最不起眼的缺點。這就導致很多窮人完全意識不到,自己身上的缺點,其根源就是貧窮。比如玻璃心,比如自卑。窮人根本意識不到自卑的本質就是貧窮,只有足夠的錢,才能帶來安全感和底氣。他們反而會去刻意的追求“內心強大”。看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心理學書籍,看名人勵志演講,甚至花錢報什麼心理成長蛻變課。一頓操作猛如虎,回到現實生活中,被爹媽或者底層親戚隨便懟兩句,立馬又秒慫,陷入無休止的自我懷疑當中。再比如家庭不和。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貧窮的夫妻百事哀,他們的孩子更慘。玩階級剝削,玩的最不知分寸的,往往是窮人。因為他們剝削不了別人,就轉而剝削自己的子女,天然的下級。最常見的手段,就是用“我是為你好”這樣的話術,對孩子發洩自己因為無能,過得不如意而產生的怨氣。一方面希望孩子有出息,一方面又不停地貶低、否定孩子,剝奪孩子的自信。一方面希望孩子懂得尊重別人,一方面自己又沒有邊界,甚至經常打罵孩子,從來不尊重孩子。一方面希望孩子強勢不懦弱,自己卻窩裡橫;在外面是大好人,在家欺壓孩子,辱罵孩子,不給孩子任何反抗的機會。這種家庭環境長大的孩子,只要不抑鬱或者人格分裂,我覺得都是高質量人類了。這種家庭,實際上就是一個精神病院。正常人待久了也會變成精神病。所以,對待這種窮鬼家庭,我們需要做的,並不是留戀,而是立刻斬斷,馬上離開。最好在18歲的時候就要戳破父母的美夢,尤其是那些不負責任的垃圾父母。稍微負責任一點的父母,在孩子成年那一天起,就該著手給孩子準備房子了。在孩子畢業的前兩年就該給孩子著手安排工作了,或者準備留學的資金、創業的資本。如果家庭條件不好,什麼都沒有給孩子準備,那也可以理解,畢竟對於很多父母來說,能把孩子養大就已經用盡全力了。但是,這時候父母就不要對孩子的發展路徑指指點點了,也不要對他有什麼期待,更不要有任何約束。你們本身就是世代窮鬼出身,還指望孩子能一飛沖天?有點異想天開了。對於這種父母,最好早點戳破他們的美夢。期待這個東西,應該是雙向的。我小時候想買玩具,你們說家裡沒錢;上中學時我想買耐克鞋和mp3,你們說不要跟同學攀比;上大學時我要買智慧手機,要跟同學出去旅行,你們說要以學業為重;畢業時至少有一半的同學父母給他們準備好了車和房,而你們卻說“兒孫自有兒孫福”……雖然窮鬼家長和垃圾老師都一直教育我們,要艱苦樸素,不要攀比,不要貪圖享樂。但是“感受”這個東西是沒法騙人的,“失望落空”的滋味並不好受,因為寒酸而造成的“不合群”,有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對於這種投入少、卻想獲得超值回報的父母來說,最好早點讓他們失望。長痛不如短痛。否則你活在這種虛妄的期待中,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我們每個人都是父母的翻版,尤其是長相和金錢。父母長得好,孩子一般也不會醜。父母有錢,孩子一般也不會窮。如果家族基因很差,又窮又不好看的人,那就得另謀出路了,要儘早擺脫父母的影響。如果你能放下父母的期待,就能放下任何人的期待,這時候你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這麼多年從來沒有如此輕鬆過。一旦你找到了這種感覺,你就會感嘆:臥槽,原來孩子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壓力,全部都是父母帶來的。如果不早點醒悟,這種壓力可能會伴隨一生。最要命的是,將來還要把這兩種壓力傳遞給自己的後代。所以,一旦你的意志獨立之後,你的思維也會獨立,這時候你才能正視自己,直面自己的缺點和優點,自己的潛力也會被挖掘出來。我相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潛力無窮的。只要你能擺脫別人的束縛和期待,你就會獲得一股力量,它能讓你信心十足地應對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人生這幾十年,你想要活的爽,有錢搞,能量充沛,有路子,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誰都看不起,誰的感受都不考慮,只關心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得失。至於其他人都是垃圾,只有能給我帶來利益回報的人,才值得花時間精力,我也不會因為你年紀大就尊重你,等你能給我帶來利益再說。這就是典型的曹操,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讓天下人負我,這就大機率對應了我上面說的窮鬼的原生家庭,裡面都是神經病,你聽他們的,遲早有一天會出事。有才華的窮人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