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第1/2 頁)
“哈哈哈~” 李二陛下最近對承乾是越來越滿意了。
聽到有人誇讚太子,不禁開懷大笑起來。笑聲在大殿內迴盪,讓群臣們也感受到了陛下的喜悅之情。
“你們很長時間沒出去看看了吧,有時間到渭河邊上轉轉,你們看看那些勞作的突厥俘虜,或許會明白朕所言非虛!”
李二陛下微笑著對群臣說道,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期許。
其實他也有月餘沒去黃莊了,究其原因是王夜最近幾個月根本不見人,也不知那小子在研究什麼。
不過皇莊的工程建設,每日都會傳回皇宮,加上長孫皇后、時不時的去皇莊跟長樂練瑜伽,也會講一些皇莊出現的新奇玩意。
“謹遵陛下之命,下朝後臣等就去渭河看看!” 群臣紛紛行禮應道。
“那此次治河之功?” 杜如晦趕緊為齊王請功。
“高明和齊王都是皇室之人,他們的賞賜,朕會看著來的。” 李二陛下襬了擺手,心中還在思索著該如何賞賜太子和齊王。
王夜那小子好說,打發幾個新羅婢估計就夠了,可承乾哪裡他有些拿不定主意。
“陛下!有一點我還是贊成魏尚書的!” 杜如晦再次出列說道。
“嗯?說來聽聽!” 李二陛下微微點頭,眼神中帶著一絲好奇。
“陛下當以長遠計,加大水利工程之投入與規劃,不可因一時之成效而懈怠。” 杜如晦深知水利工程乃是關乎大唐根基的大事,絕不能掉以輕心。
“嗯,克明所言深得朕心。” 李二陛下讚賞地看了杜如晦一眼,心中對他的遠見卓識頗為認可。
“諸位還有什麼意見都說說。” 李二陛下掃視了一眼群臣,眼神中帶著一絲鼓勵。
“陛下,雖說此次朝廷防範及時,可畢竟還是有地方受災,這救災一事?” 長孫無忌出列問道,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關切與憂慮。
“無忌所言甚是,克明,你對那三洲水患最是清楚,說說吧!” 李二陛下看向杜如晦,眼神中帶著一絲信任。
“啟稟陛下,由於今年修的溝渠,水井夠多,水患消退的很快,損失其實沒想的那麼大。” 杜如晦恭敬地稟報道,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絲欣慰。
“加之齊王府繁育的大批紅薯苗,不少都是種在坡地、山地,受到的影響小之又小。”
“另外諸州府臨近秋收,臣預估今年的秋收,會天下大豐!” 杜如晦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興奮。
“你的意思是、不僅不用救災,收成可能還會比往年好?” 李二陛下驚訝地問道,他的眼神中滿是驚喜。
“也不是完全不用,像幫助百姓修繕受損房屋,恢復毀壞農田,突厥人加上百姓自己、完全夠用。” 杜如晦詳細地解釋著。
“好、好!非常好,這事就這麼辦了!” 李二陛下滿意地大笑起來,他心中對大唐的未來充滿了信心與期待。
群臣們見陛下如此高興,也紛紛面露喜色,朝堂內的氣氛頓時變得輕鬆愉悅起來。
唯有魏徵感覺有些失落,這勸諫陛下的活越來越不好乾了,一不小心諸如杜如晦,房玄齡,長孫無忌之流,會直接開始懟他,這在以往雖然也有,可強度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到底為什麼呢?魏徵不由捫心自問。
齊王!對,好像每次都是牽涉齊王才會迎來猛烈的抨擊。
走神的魏徵稀裡糊塗的就混到了下朝,一路思索的回去了,絲毫沒注意房謀、杜斷二人打趣的望著他。
下了朝的李二陛下直奔立政殿,遇事不決找長孫皇后,已經成為李二陛下的習慣。
彷彿只要長孫皇后那聰慧的頭腦一運轉,世間諸多難題便能迎刃而解。
踏入立政殿,李二陛下輕舒了一口氣,看到長孫皇后正端坐在榻上,儀態端莊,面容祥和。他快步走上前去,微微喘息著說道:“觀音婢,今日早朝之事,朕實在有些拿不定主意,特來與你商議。”
長孫皇后微微抬起頭,目光溫柔地看著李二陛下:“二郎有事說就是了。”
把今天早朝的事情跟她說了一遍,李二陛下終於問出了自己糾結的事情。 “觀音婢,你說我該賞賜承乾什麼?地?食邑?”
“二郎什麼時候為賞賜頭疼了?” 長孫皇后微微淺笑,眼神中帶著一絲調侃。
“還不是那臭小子,他那皇莊上好東西多的是。” 李二陛下無奈地苦笑,他的表情中帶著一絲對太子成長的欣慰,卻又有著對賞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