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1/2 頁)
</dt>
&esp;&esp;殷懷昭隨意一掃,笑意頓了頓,落到林長辭腰間重新系好的同心結上,又見旁邊灑了些許桂花,笑吟吟道:“園中埋了條靈脈果然不一樣,鳥也滋養得靈,曉得向人獻殷勤。”
&esp;&esp;林長辭順著他的視線落下來,心中登時瞭然,道:“鳥兒無心,不必在意。”
&esp;&esp;他起了身,道:“進來時還有許多人,這會子越走越少,倒是奇怪。”
&esp;&esp;殷懷昭見他不欲多聊,笑笑道:“人少了才好,到處都清淨幾分,我們不妨邊走邊賞,定不會像方才那般擁擠,失了儀態。”
&esp;&esp;林長辭微微頷首,算是預設了他的說法,二人一道離開小亭。
&esp;&esp;走出拱門前,他感覺一道目光在注視自己的背影,目光裡滿是深沉。
&esp;&esp;林長辭腳步頓了頓,終究沒有回頭。
&esp;&esp;桂花園不小,除了上百株桂花外,還種了些其他花樹,花葉相映,亭臺遊廊曲折迴環,富有姿態。
&esp;&esp;兩人一面賞花,一面隨意聊了些事情,天色將晚時,堪堪出了園子。
&esp;&esp;殷懷昭看出林長辭的心不在焉,知曉因誰之故,刻意避開那個人,笑道:“長老莫不是乏了?”
&esp;&esp;他的背後,滿城燈火徐徐亮了起來,宛如水滴相遇,一點一點匯成洪流。
&esp;&esp;燈火輝煌,人煙阜盛,白天的廟會到底不如夜晚熱鬧,一隊城主請來舞獅的班子在路口架好臺子,隨著鼓點舞動起來,還有童子提著游魚模樣的燈走街串巷,引得青年男女紛紛停住了腳步。
&esp;&esp;一個不防,兩人被歡聲笑語的人群分割開來,殷懷昭想過來拉他,一股靈力陡然將他一護,順便將他反方向帶出了殷懷昭的視野。
&esp;&esp;眼見青年消失在人頭攢動的對面,這裡又有凡人,殷懷昭不敢輕易動用靈力,傳音道:“林長老莫急,殷某已備好了船,在橋頭等你。遊船順水直下,經過山頭時,我們再下船,屆時山上已備好瓜果,只管賞月便是。”
&esp;&esp;他說到最後幾個字時,林長辭順著人流越走越遠,走到了長街盡頭。
&esp;&esp;他回頭去看,人海里沒有任何一張熟悉的面孔,但那些面孔上的歡喜又是如此的相似,令他也微微放鬆了心絃,腳步也放慢下來。
&esp;&esp;也許不需要殷懷昭作陪,他自己散心足矣。
&esp;&esp;這的想法一閃而過,林長辭往前方看去,此處與對岸隔了一條河,穿過小橋,再從對岸往回走半程,便是殷懷昭所說的橋頭。
&esp;&esp;今夜的終點是在山上,也就是說,他乘上船就不再有回頭路。
&esp;&esp;林長辭的腳步驀然踟躇幾分,再一次回首往人海望去。
&esp;&esp;人海里依然沒出現那張臉,花農們揀著熱鬧的氛圍四處叫賣。
&esp;&esp;那些花裝在竹籃中,外邊灑了水,花瓣還算新鮮,俠侶們多被花農滿口吉利話打動,樂得買上幾枝。
&esp;&esp;也有人攔住林長辭,林長辭下意識道:“我獨身在此。”
&esp;&esp;這位花農卻不是為了向他賣花,而是從竹籃裡抽出一枝格外新鮮的白芍藥,笑道:“還請公子收下。”
&esp;&esp;林長辭驚訝道:“為何予我此物?”
&esp;&esp;花農笑容有幾分促狹:“有人託奴贈予公子,還望公子毋怪。”
&esp;&esp;“是何人?”
&esp;&esp;花農擺了擺手,道:“這奴可不能說。”
&esp;&esp;她剛走沒幾步,又一位花農上前來,給林長辭遞了一枝粉芍藥,道:“請公子收下,移步橋上。”
&esp;&esp;林長辭心中一動,腳步調轉,慢慢往橋上走去。
&esp;&esp;一座遊船從橋下經過,棹擊月色層層碎,歌女們唱著婉轉纏綿的調子,嗓音嬌軟甜媚,彷彿落在水上,漾開一圈又一圈的漣漪。
&esp;&esp;“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