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中國西藏基地(第1/3 頁)
對於中國基地,大家可能會想到在北京故宮、天壇、或者長城,還有人想到最多的是西藏布達拉宮。
但是,你們都想錯了。
北京國貿基地只是鍾元、老莫、何濤他們的辦公場所,
真正的中國基地位於西藏日喀則市城西的扎什倫布寺中。
日喀則市是西藏自治區的一個地級市,位於中國西南邊陲,青藏高原西南部。
它西銜阿里地區、北靠那曲市、東鄰拉薩市山南市,外與尼泊爾、不丹、印度等國接壤。
日喀則市的藏文意思是“土質最好的莊園”,境內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
日喀則歷史悠久、文化發達,著名的扎什倫布寺、江孜白居寺、薩迦寺、平措林寺和帕拉莊園等,
以及面積達3萬多平方公里的珠峰國家公園均分散在它的周圍。
日喀則市有日喀則和平機場、日喀則定日機場、亞東機場等航空設施,以及日喀則站等鐵路站點。
扎什倫布寺,名字聽起來有點拗口,但它的意思卻很美妙——“吉祥須彌寺”。
扎什倫布寺的全名是"扎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勒南巴傑瓦林",意思是"吉祥須彌聚福殊勝諸方州"。
扎什倫布寺位於日喀則市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
由格魯派的祖師宗喀巴的著名弟子根敦珠巴(即第一世達賴喇嘛)主持興建,
1447年,在當時的後藏大貴族曲雄郎巴·索朗白桑和瓊傑巴·索朗班覺的資助下開始興建,
前後歷時12年建成,根敦珠巴任第一任法臺。
1600年四世班禪羅桑曲結堅贊對扎什倫布寺進行擴建,之後又經歷代班禪不斷修繕、擴建,
形成今日規模。
全寺建築面積達30萬平方米,僧人最多時曾達到4000餘人。
扎什倫布寺在1984年得到了國家的撥款重建。
這次重建工程得到了廣大基督教徒及國內外愛好者的慷慨捐助和支援,
使得寺廟得以重新煥發出往日的光彩。
在重建過程中,寺廟恢復了許多被破壞的建築,
其中包括主要建築和重要機構如印經院、時輪扎倉、甲納拉康、強巴佛殿、伏魔大佛塔等。
這些建築恢復了當年的風貌,重新展現了藏傳佛教的獨特魅力和美學價值。
扎什倫布寺是格魯派在後藏的根本道場,也是班禪四世和以後歷世班禪的駐錫地。
寺內除在藏曆每月的八日、十五日、三十日等吉日舉行法事外,
還在正月十五日的神變節、四月的薩嘎達瓦節、九月二十二日的降神節、
十月二十五日的宗喀巴圓寂紀念日舉行法事活動,祈求佛法昌隆、眾生平安。
最有特色的節日是司莫欽莫,類似於拉薩地區的雪頓節,也是僧俗同慶的節日。
每年,眾多的遊客和朝聖者來到這裡,感受著寧靜和智慧的氛圍。
他們在這裡欣賞著悠久的佛教文化,並感受到一種超越時空的宗教力量。
鍾元、老莫和何濤一同踏上了前往西藏日喀則市扎什倫布寺基地的路途。
當扎什倫布寺那雄偉的建築映入鍾元眼簾時,他不禁被深深震撼。
那獨特的建築風格融合了藏族傳統建築和佛教特色,金頂在陽光下閃耀著神聖的光輝,
巨大的牆體彷彿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鍾元的眼睛裡滿是好奇與驚歎,他小聲說道:“這寺廟好壯觀啊,真沒想到我們的基地會在這裡。”
老莫笑著回應:“這可是有著特殊意義的地方,等著慢慢發現吧。”
鍾元望著何濤問道:“何濤,我們以前去過布達拉宮,你覺得扎什倫布寺和布達拉宮有什麼區別啊?”
何濤回應道:“我覺得吧,首先,布達拉宮是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
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
而扎什倫布寺主要是班禪大師的駐錫地,是格魯派在後藏的根本道場,更多地側重於宗教活動。
其次,在規模上,布達拉宮是一座宮堡式建築群,包括宮殿、寺廟和靈塔殿等多種建築形式,
而扎什倫布寺則主要是寺廟建築群,雖然規模宏大,但在建築形式上不如布達拉宮多樣化。
此外,在歷史背景上,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而扎什倫布寺則始建於1447年,